近年来,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重要桥梁,备受业界与市场关注。港币与美元背书的稳定币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尤其是在监管趋严和市场不断扩容的背景下。Animoca Brands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肖逸在全球知名区块链盛会TOKEN2049上发表了重要观点,深刻解析了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对数字资产大规模普及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香港积极布局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时代大潮中表现突出。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近期批准发行的首个获得许可的稳定币不仅凸显了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战略地位,也标志着传统银行与新兴数字金融结合的里程碑。肖逸指出,香港拥有独特优势,作为中国与国际金融间的桥梁,依托每日超过两万亿美元的人民币交易量,稳定币项目在此地获得合法支撑,增强了市场的信任与合规性,这为推动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奠定了基础。稳定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背后的信任机制。
当前市场上诸如Tether和Circle等平台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份额,但真正实现大众采用的关键,在于能够让普通用户认可其资金的安全性和合法性。肖逸强调,当普通消费者了解到他们所持有的稳定币由传统银行支持并获得监管机构许可时,信任感将显著提升,进而激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用银行的名义担保,意味着资金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使更多金融机构、商家乃至普通消费者能够安心参与数字资产的使用。不仅如此,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在跨境支付、贸易融资以及日常消费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有效降低汇兑成本与结算时间,进一步刺激全球市场贸易的数字化升级。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对稳定币的监管政策呈现出复杂态势。近期,美国参议院否决了旨在规范稳定币发行的“GENIUS法案”,引发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的批评。
贝森特认为,错失了通过联邦立法主导数字资产创新,强化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绝佳机会。法案受到反对派主要担忧反洗钱条款以及对外国发行人的限制,导致批准受阻。这种不确定的监管环境使得数字资产创新有可能向监管较为宽松的海外市场迁移,进而影响美国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力。面对这一局面,肖逸预测,全球趋势将不可避免地走向“银行化稳定币”的模式。未来或将出现以高盛、纽约梅隆银行、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巨头名义发行的“银行币”,他们在稳定币发行领域的角色日益被看重。银行发行的稳定币不仅具备信誉优势,还可以结合其强大的资产管理和支付网络优势,在数字金融时代占据重要一席。
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稳定币常被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相比,但两者本质仍存在不同。肖逸特别强调,香港发行的稳定币通过美元背书,属于市场驱动型稳定币,而非政府直接发行的CBDC。香港本币港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一种“原生稳定币”,其稳定性与美元挂钩,为稳定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与经验借鉴。稳定币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政治经济因素紧密相连。肖逸谈到,稳定币不仅是技术产品,更是美元霸权和全球货币地位维护的重要工具。通过银行发行的稳定币,美元的流通与应用得以延续和拓展,数字货币世界中的美元地位进一步稳固。
与此同时,香港作为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其金融政策与创新实践在全球数字资产生态中具有示范效应。香港的许可稳定币不仅加速了金融中心的转型升级,也为新加坡、迪拜等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该地区联合大型电信运营商如HKT的参与,则体现了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即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深度融合于实际商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稳定币在实际应用层面的价值不容忽视。在跨境支付领域,传统体系存在清算周期长、手续费高等问题,而稳定币通过区块链网络实时清算的特点,有望极大提升效率和透明度。企业与消费者双向受益,国际贸易更为顺畅。
对于零售支付,稳定币同样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普通用户通过使用银行支持的稳定币支付日常消费,将比传统金融渠道节省更多时间和成本,也更易于接受和信赖。与此同时,稳定币应用也推动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助力资产管理、信贷、保险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市场数据显示,全球稳定币总市值接近两千五百亿美元,日交易额保持在七百多亿美元水平,体现了该领域活跃而稳定的流动性。在未来,随着监管逐步明朗、技术不断成熟,稳定币生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外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稳定币的发展动向,加强政策沟通和技术合作,共同构建健康、合规、创新的数字金融环境。
综上所述,Animoca Brands联合创始人肖逸的深刻洞见揭示了稳定币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凭借其信用背书和合规优势,有望引领数字资产走向大众市场,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的数字化转型。香港作为金融创新先锋,其稳步推进稳定币许可和发行,不仅为本地经济注入新活力,也为国际数字货币生态树立典范。在全球监管竞争与技术革新的交汇点上,稳定币正成为链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桥梁,开启区块链金融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