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国纷纷加紧布局以争夺未来科技主导权。近日,美国白宫正式发布了题为“赢得全球AI竞赛”的综合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大幅度放松AI领域的监管限制,强化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加深国际合作,以确保美国在这场全球技术竞赛中保持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该计划由总统科学技术助理迈克尔·克拉齐奥斯与人工智能及加密特别顾问大卫·萨克斯共同撰写,详细描绘了未来几年美国推动AI创新的战略蓝图。美国政府此次发布的计划不仅意在提升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速度,更突出了将AI视作一次融合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与文艺复兴的大变革。计划认为,谁能打造最大规模的AI生态系统,谁就将掌控全球的AI标准,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获得显著优势。这种视角将当前AI竞赛比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太空竞赛,彰显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
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创新、基础设施和国际外交三大支柱展开。在创新方面,政府将协同联邦各部门彻底检视现有监管政策,清理那些阻碍AI开发和部署的繁复法规,尤其是废除拜登时期制定的多项AI安全规定,如总统令14110等。同时,联邦贸易委员会将重新审查此前对科技企业发起的相关调查,避免因法律责任理论过度限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则成为本次计划的另一重要焦点。鉴于高效运算和大规模数据中心成为AI发展的核心动力,白宫强调必须大幅提升能源产能和电网现代化水平。为此,计划提出简化环保许可流程,特别是给予数据中心建设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的豁免权,并释放更多联邦土地用于关键基础设施搭建。
除此之外,计划明确反对“激进气候政策”和官僚繁文缛节,致力于打造“建设热潮”,力求快速恢复半导体制造能力,推动“芯片计划”重返核心竞争力。同时,该计划对技术标准提出新方向,命令商务部修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AI风险管理框架,移除其中涉及误导信息、多元化、公平性及气候变化的相关内容,强调开发“客观且无意识形态偏见”的AI系统,并优先支持开源型模型的发展。国际外交方面,计划突出加强与盟友的技术合作,扩大美国AI技术出口的规模与范围,同时采取措施阻止被认定为对手国家,尤其是中国,获取相关先进技术。此外,计划还设立高安全等级的军事数据中心,警惕先进AI在网络攻击和武器研发上的潜在新安全威胁。尽管政府对这一行动计划寄予厚望,业界和民间的反应却极为复杂。一方面,科技巨头普遍欢迎放松监管带来的创新空间,视其为继续引领全球AI发展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一个由超过90个组织组成的多元联盟,于计划公布前夕联合发布了“人民AI行动计划”,对政府策略提出尖锐批评。
该联盟涵盖工会、环境正义团体及消费者保护组织,指责白宫方案无视环境影响、就业风险及缺乏切实安全保障,是对科技巨头“慷慨让利”的体现。他们特别担忧数据中心的巨量能源消耗会加剧环境压力,AI技术未经充分测试就大量推广可能导致患者和工人权益受损,且人工智能取代传统岗位将带来社会不平等和经济动荡。代表性声音如公共公民组织大科技问责倡导者JB ·布兰奇直言政府给予科技公司的“甜头”,让电力账单飙升以支持其庞大的数据中心运作。而全国护士联合会主席凯西·肯尼迪也公开表达了对未受监管AI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反对立场,强调AI应当服务于改善患者护理,而非成为企业削减人力成本的工具。面对质疑,白宫发言人坚持认为恐惧情绪只会阻碍美国进步,并批评前任政府对抗中国的态度不够坚定。她指出人工智能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举足轻重,唯有强化自主创新和技术保护,美国才能实现“本土优先”,防止技术流向竞争对手手中。
总体来看,美国此次发布的AI战略充分体现了在全球技术竞争日益激烈背景下,政府希望通过政策松绑和投资支持快速提升国家实力,以抢占未来智能时代的领先优势。然而,因涉及环境、劳工权益及安全等多重复杂问题,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放宽监管与确保可持续发展、公众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衡量这一行动计划成败的关键。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细节和配套措施的公布,公众和行业对该战略的理解或许会更加深入。与此同时,全球各国对AI治理的多元探索,也将促使国际社会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调整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实践,推动形成更加公平与开放的生态环境。美国白宫此番雄心勃勃的战略布局,无疑为未来数年AI技术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让全球数字经济的格局更加扑朔迷离,值得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