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依旧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达利于2025年7月在爱达荷州举行的“落基山经济峰会”上表示,预计在2025年底之前,美联储有可能进行两次降息。这种预期不仅体现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和通胀压力的判断,也为市场提供了未来利率走向的重要线索。达利在讲话中强调,尽管通胀尚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但经济在多方面的韧性表明不需要采取过于激进的紧缩措施。她指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避免过长时间的高利率对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达利坦言,目前的通胀水平仍需进一步下降,美联储“还有工作要做”,但实现这“一小步”的目标并不要求通过“猛然减缓”经济步伐。
她特别表达了对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关切,认为不应让劳动力市场表现变得更为疲软,这也是降息时机的重要考量因素。达利提到,美国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应对贸易摩擦所带来的成本压力,避免将额外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尽管特朗普政府期间进口关税有效税率翻倍提升,但这些关税的传导效应至今对整体通胀的推高作用相对有限。她指出,目前尚无迹象显示关税导致整体价格水平剧烈上涨。事实上,消费品价格有所上涨的同时,非住房相关服务的通胀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减缓迹象。达利还谈及美联储当前的政策利率区间为4.25%至4.50%,预计未来利率将调降,最终可能在3%左右或略高些的水平稳定下来。
她认为降息的具体时间点虽不最为关键,但方向却非常明确——货币政策将朝着支持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的方向调整。达利的上述言论与其他美联储官员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异。部分联储政策制定者倾向于等待更多数据,评估关税及其他政策对经济和通胀的全面影响,再决定是否降息。其中两位官员已公开表示7月降息可能合适,但多数人预计降息或将在9月会议上开始。市场对于美联储7月29日至30日的议息会议普遍持谨慎态度,预期降息概率较低,更多押注于9月16日至17日的会议。不过,达利的表态凸显出货币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压力之间保持微妙平衡的背景下。
对普通投资者和企业而言,理解美联储政策的动态变化尤为重要。利率变化不仅影响借贷成本和消费支出,还会在资本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影响股市和债市的表现。展望未来,美联储若如达利所言实施两次降息,可能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提振投资意愿,并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然而,降息幅度和频率的具体实施还需综合考虑经济数据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总的来看,美联储在遏制通胀的同时,力图维持经济软着陆,以避免陷入经济衰退。这一策略要求政策制定者灵活应变,精准把握经济信号。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联储官员讲话、经济指标发布及国际形势发展,以调整策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与此同时,企业也需审慎规划财务和投资,借助低利率环境优化资本结构。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政策虽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决策过程复杂,受多方因素影响。贸易政策的不断演变、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以及国内消费和劳动力市场的表现,都可能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市场参与者不能仅依赖单一信号,而应综合判断和动态应对。总体而言,达利关于未来两次降息的展望反映了美联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寻求平衡的态度。
合理的利率下调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保障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稳步前行。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和美国经济的走向将持续成为焦点。投资者、企业以及政策制定者都需在变动中寻找机会,适应新形势,推动经济持续复苏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