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一直依靠一部厚达862页的《统一交通控制设备手册》(Manual for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简称MUTCD)来规范全国街道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正是因为这部手册的存在,无论是在威斯康星州的希博伊根还是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路上的红绿灯、停车标志乃至自行车道的绘制方式都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交通规则的统一与可预见性。作为交通工程师的“圣经”,这部手册既严格又细致,覆盖了绝大多数道路控制的细节与规范。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多样化出行方式的兴起,这份手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和交通专家开始质疑这部制定已达85年的手册是否依然适应现代城市的多元需求,特别是在推动更加安全、生态和以人为本的街道方面是否有所欠缺。 在传统交通规则体系中,汽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步行者、自行车骑行者乃至电动滑板车用户的需求往往被忽视。
近年来,美国全国行人死亡率持续上升,疫情期间虽然总体车辆行驶里程下降,行人死亡率却急剧增长,令人堪忧的趋势凸显出传统交通规则在保护弱势交通参与者方面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交通倡导团体、城市规划者以及普通民众联手发声,呼吁更新手册的内容,提高对步行和骑行者的关注度,从而打造更安全的人行环境,促进多元交通工具的融合。 更新手册的过程体现了当下城市交通理念的转变。联邦公路管理局虽一直保持对手册的控制,但随着今年超过2.6万条公众评论涌入反馈,交通设计的焦点正在从单纯的汽车流畅性,向更加公平、气候友好和多样化出行转变。大型科技和交通出行公司如Lyft、Spin及Sidewalk Labs等纷纷呼吁重塑手册框架,使其更贴合现代城市的安全、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来自平民交通活动家的声音也为这场交通规则的革新注入了活力。
他们通过数千条意见反馈揭示当前手册对人行安全的不足和街道体验的单调枯燥,推动城市重新审视其交通设计的价值观。 实际上,对手册的更新不仅关乎标志和线条的颜色或形状,核心在于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灵活性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计。例如目前严格遵守的“85百分位法则”建议道路限速应以85%车速为基准,这实际上鼓励让更快速度成为默认速度,带来了安全隐患。城市管理者希望手册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根据社区的价值和优先事项设定更合理、更安全的速度限制。对于许多小型城市而言,偏离手册的规定需要高昂的交通研究和申请程序,使它们难以尝试创新的交通配置。此次更新能否在简化程序的同时保留安全研究依据,是众多交通规划者关注的焦点。
此外,手册禁止不少本地创造性设计,如彩色斑马线、不同的自行车道标志等,这些特色设计往往能有效增加道路的可见性和提示效果,提升街道的亲和力和安全感。然而联邦监管严厉,许多城市被迫撤销或限制这类创新举措。城市设计师和交通管理者期待手册能放宽限制,允许更符合地方特色和需求的交通标志设计,以形成有差异化且人性化的街道环境。 本次手册的更新也反映了对可持续城市交通的更大认知。在低碳环保大趋势下,鼓励骑行、步行和公共交通已成为重要目标。完善的交通控制规定不仅是规则的制定,更是塑造出安全舒适环境的基础,吸引更多市民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进而降低城市碳排放。
交通设备手册的现代化因此承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 综上所述,美国的《统一交通控制设备手册》不仅是一份技术规范,更是一部关系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关键文件。当前,这部手册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各方利益诉求交织,挑战与机会并存。未来的修改若能融入更多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关注,赋予城市更多创新空间,结合安全数据的科学分析,将可能促使美国城市迈向更加人性化、安全和可持续的交通新时代。对全球城市交通规划者而言,该手册的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展现了如何平衡规则统一性与地方灵活性,汽车主导与多元出行的矛盾,以及传统标准与创新设计的融合。随着公众参与度的提升和监管思路的更新,一部几十年前的“交通设计圣经”,正小心翼翼地转变成为拥抱未来的活力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