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政坛引发强烈反响的消息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六月初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发布了一则极具震撼力的警告,呼吁伊朗首都德黑兰的民众立即撤离。随后,他也宣布将提前结束在加拿大举行的峰会,飞速返回美国以处理“多项重要事务”。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令国际社会为之一震,也引发了对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深入关注。南北半球的政治生态因此被重新置于聚光灯下,而特朗普的言论和行动更是激起了围绕伊朗、中东局势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广泛讨论。当时,伊斯兰共和国的首都德黑兰正频繁遭遇以色列军方的空袭,形势日益严峻。以色列针对德黑兰的军事行动自前一周四夜晚开始,持续对核设施及其他战略目标实施打击。
尽管以色列军方声称完全掌控了德黑兰上空的制空权,并且逐渐扩大攻击范围,波及乃至包括伊朗国家电视台,这些举措让原本复杂的地区局势更趋不稳定。虽然美国长期以来与以色列关系密切,且在中东多有战略利益,但官方至此仍明确否认美国军队直接参与袭击行动。白宫发言人亚历克斯·菲佛证实,美方目前保持防御姿态,并会坚决保护美国利益,但并未介入攻击。特朗普通过他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声时,措辞却极为激烈。他直言“伊朗绝不允许拥有核武器”,并对伊朗未签署他曾提出的协议表示遗憾和谴责。他的推文敦促所有居住在拥有近一千万人口的德黑兰市民及其周边都市圈共计约1700万人的居民立即撤离,显露出高度的紧迫感。
特朗普的后续发言还包括对知名评论员塔克·卡尔森的驳斥,强调美国优先政策的重要性,以及遏制伊朗发展核能力的坚定立场。这场危机的背景复杂多变,不少专家和观察家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正试图全面摧毁伊朗最关键的核设施,从而大幅削弱其核能力。与此同时,以色列发布了多次针对平民的疏散通告,尤其是那些靠近被空袭目标的居民区。但是,鉴于疏散通知发布时间紧张,人口稠密及交通限制因素,是否能实现大量民众的安全撤离仍是未知数,令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风险表达担忧。峰会期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大放厥词之前曾公开表示美国与伊朗之间仍在通过电话保持沟通,甚至视面对面会谈为更佳选择。特朗普表达了对达成协议的希望,称“我认为协议将会签署”,并强调伊朗不应拒绝机会。
法国总统马克龙透露,特朗普曾向其他七国集团领导人提及美国正参与推动以色列与伊朗之间停火讨论,同时提议自己愿意与伊朗领导层会面,显示出外交斡旋的一面。然而,特朗普提前离开峰会意味着他错过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墨西哥总统谢纳鲍姆等重要国家元首的会晤。这使峰会原定旨在应对全球安全和经济挑战的多项议题增添了变数。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解释提前离开的原因是考虑到中东局势的突发变化,强调“尽管会议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鉴于中东局势紧张,特朗普总统决定在晚宴后离开,以便专注处理相关事务。”这一系列事件再次暴露了近年来全球政治的复杂互动,尤其是在美国外交政策和中东地缘政治之间的微妙平衡。德黑兰作为伊朗的政治经济中枢,人口密集且基础设施复杂,其安全问题与全球能源供应及地区稳定息息相关。
如果局势持续恶化,不仅对伊朗民众安全带来威胁,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国际冲突,进而影响全球市场与国际安全架构。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纷纷呼吁相关各方保持克制,推动和平对话,以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媒体和分析人士密切监视着以色列的空袭动态和伊朗的应对措施,同时关注美国未来的外交和军事策略走向。特朗普的强硬言辞虽然显示出其不容妥协的态度,但其背后是否藏有更多外交谈判的空间尚未明朗。总体而言,特朗普的“疏散德黑兰”警告以及提前离开七国集团峰会,标志着当前中东局势的突出紧张,预示着全球安全态势或将面临新的巨大挑战。在未来数周乃至数月,中东地区的外交角力、军事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美国、以色列与伊朗三方关系的动态变化,不仅影响区域安全,也左右着国际秩序的走向。鉴于此,密切观察相关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及策略调整,对于理解全球政治走向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