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季的临近,市场正密切关注几大科技巨头的表现,尤其是Meta Platforms(简称Meta)。过去一段时间,这家社交媒体与元宇宙领域的龙头企业股价经历了近35%的大幅回落,引发投资者对其未来走势的种种猜测。虽然Meta曾在去年年底因季度业绩表现优异而升值,但近期的高成交量抛售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使其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筹码。然而,也正是在这种震荡中,部分成长型股票表现出更强的相对韧性,吸引了目光,成为业绩发布前的潜在投资标的。Meta当前的业绩情况及市场表现值得深究。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增长更是达到了50%。
日活跃用户数达到33.5亿,环比提升1.8%,超出市场预期。此外,Meta的AI聊天机器人月活用户数突破7亿,显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布局取得实际进展。公司预计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将达到600亿至650亿美元,彰显了其战略重心的调整与未来增长驱动力。尽管如此,股价迅速下跌暴露出市场对其增长动能放缓的担忧,尤其是在盈利和收入增长预计放缓至13%和11%的背景下。技术面上,Meta的累计/分配评级已降至D-,短期内需要克服大量的卖压和超卖区域才能恢复向上趋势。值得关注的是,Meta的暴跌并非孤立现象。
同期多家科技巨头如微软(Microsoft)、苹果(Apple)和亚马逊(Amazon)也从高点回落,市场领头羊地位呈现不确定状态。然而,在这些蓝筹巨头之外,一些较小但表现优异的企业却逆势上扬,展现了更强的市场韧性和成长预期。例如餐饮连锁巨头Brinker International(EAT),其旗下的Chili's品牌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的26%增长,同店销售额飙升31.4%,消费者流量增长近20%。这些数据得益于其积极的广告投入和在新兴社交平台如TikTok上的强势营销。市场预计Brinker在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将保持强劲增长,预估营收增幅为23%,调整后的每股盈利几乎翻倍至2.57美元。除了Brinker,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同样值得关注。
公司股价已经形成双底结构,技术形态接近买点,预计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6%,之后几个季度有望持续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其稳健的用户增长及多元化内容策略,维持了收入和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提升。基因检测领域的小型成长股GeneDx也表现亮眼。公司过去四个季度的收入增长率在44%到67%之间,反映出行业需求的强劲和技术壁垒的构建。GeneDx计划以5100万美元收购专注于AI基因组解读的Fabric Genomics,进一步增强其在精准医疗领域的竞争力。机构持仓也显著增加,2023年底为44只基金,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已超过300只,显示专业投资者对其成长潜力的认可。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即将发布的财报季,把握个股的技术形态和财务基本面尤为关键。对于Meta这种经历大幅回撤的头部科技股,利用期权交易策略可适当控制风险并参与可能的反弹。例如,选择在Meta股价540美元附近兑付价的看涨期权能够以较小的资金参与股价上涨,尽管需要注意期权费和盈亏平衡点,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此外,投资者应关注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情绪,当前就业市场表现优于预期,提振了整体风险偏好,推动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为成长股提供了良好的风口。然而,波动性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大型科技股调整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稳健的投资组合配置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总结来看,Meta虽然面临回落带来的挑战,但凭借稳健的用户基础、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布局及强劲的财务表现,依然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Brinker、Spotify、GeneDx等成长股表现出更为坚实的基本面和技术形态,成为本轮财报季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标的。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运用个股研究和期权策略,有效捕捉市场机遇,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未来随着财报数据的陆续披露和市场情绪的逐步明朗,相关个股还将迎来更多波动与机会,持续关注基本面变化和技术形态,将是市场赢家必备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