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了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孟舟号的地面紧急逃逸(pad abort)测试。这次测试验证了航天器在紧急状况下将乘组安全从发射台快速撤离的能力,极大提升了航天任务中的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彰显了中国在航天安全技术领域的显著进步。紧急逃逸系统通过点火启动固体助推发动机,将航天器迅速推离发射平台,随后返回舱与逃逸塔分离并成功开启降落伞,借助气囊缓冲系统实现了安全着陆。整个过程高度精准,标志着此次测试圆满成功,得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CMSEO)的肯定。过去近三十年中,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器首次进行了此类测试。此次历史性的测试刷新了中国传统依赖火箭实施紧急逃逸的模式,孟舟号航天器实现了紧急控制和乘员保障的高度集成化。
新型号航天器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分为低地轨道和月球探索两种变体。低地轨道版本最多可容纳七名宇航员,支持天宫空间站的人员运输与货物补给任务;月球任务版本则专注于载三名宇航员进入月球轨道,并与单独发射的月球着陆器对接。2020年,孟舟号的早期样机曾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完成高超音速返回试验,展现了其卓越的再入能力。随着此次测试的成功,孟舟号逐步成为中国未来空间站运营和月球探测任务的核心载人航天器。紧急逃逸测试不仅验证了关键技术,也为后续计划中的飞行中紧急逃逸测试铺平了道路。预计后续测试将在最大动力学压力下进行,旨在检测航天器在飞行关键阶段的逃逸性能。
此次飞行测试可能会在酒泉或者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后者未来将作为载人登陆月球任务的主要发射基地。文昌目前正在建设支持长征十号火箭发射的相关设施。长征十号是一款全新设计的重型运载火箭,集成了三具直径五米的核心级,并搭载先进的YF-100K煤油液氧发动机,延续了长征五号的技术发展脉络。其发射平台位于文昌东侧,紧邻国家和商业发射区域,配备了先进的观测平台,为未来复杂高风险的载人任务提供有力支持。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明确目标为2030年前后实现宇航员首次登陆月球。孟舟号的急速发展和关键测试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CMSEO强调,在孟舟号航天器的支持下,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与专用月球着陆器将共同组成强大探月体系。此体系将支持绕月飞行、月面着陆及长期科学考察功能。相较于神舟号航天器的分工模式,孟舟号实现了飞船主动掌控紧急逃逸任务,更加注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紧急处置效果。国际对标方面,早在2010年,美国NASA已经在新一代猎户座航天器展开了地面紧急逃逸测试,验证了类似的安全逃逸系统。中国通过自身技术积累与创新,快速缩短了与国际航天强国的差距。孟舟号不仅满足了低轨任务多样化需求,还极大提升了载人航天任务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其部分可重复使用设计降低了发射成本,有助于空间站建设与月球探测计划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测试现场画面显示,发动机点火瞬间,逃逸系统爆发出强大推力,快速将航天器带离发射台安全区。在飞行约20秒后,返回舱达到预定高度,随后分离逃逸装置,成功打开降落伞系统。返回舱在气囊缓冲下安全着陆,为未来真实载人紧急逃逸提供了有力依据。孟舟号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项目的里程碑,其安全性能的显著提升将提升国民对载人航天的信心,同时促进航天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交流与协作。随着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迈向新高度,未来月球探测、空间站扩展和深空探测任务都将拥有更加坚实的保障。
展望未来,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孟舟号的成功紧急逃逸测试不仅展示出航天技术和工程水平的飞跃,也体现了为宇航员生命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的坚定决心。在国际航天舞台上,中国正以自主创新的姿态推进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巩固其作为全球航天大国的重要地位。世界航天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均高度关注未来孟舟号的后续测试和首次载人飞行,期待其助力中国实现首次登月并开展长远深空探测,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出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