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Platforms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宣布,将开始在其旗下广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中投放广告,具体展现位置为类似“状态”功能的Updates标签页中。这个令人期待多时的变化,早在2018年11月便已宣告,但因种种因素推迟多年才最终落地。WhatsApp长期以来被用户认为是一个注重隐私保护和端到端加密的安全通讯平台,因此广告的引入引发了轩然大波,也引出了许多关于隐私和数据保护的讨论。Meta强调,投放的广告设计“以隐私为核心”,只使用有限的用户信息来匹配广告内容,与WhatsApp“个人消息、电话和状态内容均保持端到端加密,任何人无法查看”声明一致。广告所依据的用户信息主要包括国家或城市、语言偏好、用户关注的频道以及用户如何与广告互动。同时,若用户将WhatsApp添加至Meta的“账户中心”,其Facebook和Instagram等账号的广告偏好也将影响广告推荐,不过该设置默认关闭,完全基于用户自愿添加。
具体收集的数据涵盖国家代码、年龄(如适用)、设备语言设置、地理大致位置(城市或国家)及在状态和频道上的活动信息,此外还包括用户在Meta其他平台的活跃情况。然而,Meta保证不会出售或共享用户的电话号码,也不会利用私信息如消息内容、通话记录或群组内容来投放广告。WhatsApp在分享给Meta的数据中默认会移除或更改个人身份信息以保护隐私,使得Meta无法针对某个个人,而是向具有类似特征的群体展示广告。此次广告投放是Meta在盈利模式上的关键尝试,希望通过Instagram和Facebook之外的渠道增加收入。自2014年以创纪录的193亿美元收购WhatsApp后,Meta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保持用户体验与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化。为了应对隐私保护的质疑,Meta还增加了针对其Meta AI聊天机器人应用的使用警示,提醒用户避免分享敏感信息,因为用户发布的提示将对全世界公开。
隐私专家和维护组织如Mozilla基金会已明确批评该措施透明度不够,并指出用户可能无意中暴露隐私。Meta的广告计划也引起了欧洲数据保护机构的关注。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获悉后表示,Meta计划要到2026年才全面展开WhatsApp广告业务,并且此广告模式将提交其他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审核。奥地利隐私保护非营利组织noyb主席马克斯·施雷姆斯批评Meta未给予用户真正自由选择权,他指出,没有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将不同平台数据合并实现定向广告显然违法。这场广告投放虽看似是Meta商业化的必然步骤,实质上却是一场涉及全球用户隐私和监管挑战的复杂博弈。WhatsApp用户群体庞大且全球分布广泛,用户对隐私的期待也较高,任何不透明或侵入式的广告投放都有可能引发用户流失或监管制裁。
对于互联网广告行业而言,用户隐私日益被重视,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Meta试图在这一背景下推行可控且用户友好的广告策略,极具挑战。技术层面,Meta针对WhatsApp广告投放采用了隐私增强技术,限制数据共享范围,通过脱敏、匿名化处理保护用户个人身份信息,同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尽量仅基于广泛的人口统计数据和用户互动行为展示相关广告。这种方法意图实现广告精准投放与隐私保护的平衡。然而,广告引入后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比如用户对WhatsApp作为安全通讯工具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削弱其核心竞争力。此外,意味着企业如何处理跨平台数据链接与用户授权的问题也更加严峻,需要不断优化合规流程和用户体验。Meta此举也反映了互联网巨头面对流量增长放缓和硬件依赖风险增加时,依赖广告收入推动生态系统发展的策略调整。
未来,随着用户数据保护法案的演进、AI技术和隐私计算的发展,广告模式还将继续进化。总的来说,WhatsApp广告功能的引入不仅为Meta带来新的商业化机遇,更是社交媒体和通讯行业隐私保护议题的集中体现。用户、监管方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平衡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如何真正实现透明、负责任且尊重用户隐私的广告体验,将决定平台的长远形象和用户基础。对广大使用WhatsApp的个人和企业用户而言,理解并关注这一动态至关重要,以便在享受服务便利的同时,合理保障自身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随着广告推广逐步启动,观察Meta如何调整策略回应用户反馈,以及监管机构如何制定相应规范,将是未来值得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