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正面临经济体系的严重失效和民粹主义的广泛反弹,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一背景下,希腊经济学家及前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提出了一个激进而时髦的观点: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和理论来引领未来的变革。作为现代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批判者,马克思在19世纪提出的关于劳动异化、资本积累与社会阶级斗争的观点,今天依然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意义。瓦鲁法基斯借助马克思视角剖析当代世界,尤其关注的是技术进步生态下的新型“技术封建主义”现象,及其对人类自由与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 传统资本主义的运行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机制。然而,当资本主义迈向高科技和数字化时代,财富愈发集中于少数拥有巨量算法和大数据资源的企业手中,这种新型资本主义形态被瓦鲁法基斯称为“技术封建主义”。
在这一体制下,个人不仅受制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被云端资本和算法系统无声地操控与剥削。我们的思维、行为甚至情感,都可能被数字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塑造和左右,根本失去自主掌控权。瓦鲁法基斯认为,这种状况远比传统意义上资本的剥削更加隐蔽且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一代尤为感受到深刻的疏离感和无力感。与马克思当初所描述的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分离类似,现代人被技术和资本的巨大机器所异化,不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思维空间。尽管生活物质条件表面上丰富多样,精神和社会联系却日渐贫瘠。
瓦鲁法基斯指出,年轻人一方面渴望自由和平等,另一方面却因民粹主义兴起和身份政治的复杂纠缠陷入瘫痪,这种矛盾极大地削弱了他们联合反抗的可能。 瓦鲁法基斯在马克思主义2025年伦敦论坛上的发言深入探讨了如何克服这一局面。马克思关于“政治解放”的概念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发意义。他回顾了马克思对同代哲学家布鲁诺·鲍尔关于犹太人应当放弃宗教以获得公民权利的批判,强调马克思倡导的是允许所有宗教和信仰获得自由同时,认清国家不能代表所有阶级的普遍利益。这种立场对于当前多元文化和移民社会体系的建立极为重要,要求我们在推进平等权利的同时保持对社会阶级结构的警觉。 在处理移民劳工和本土工人利益冲突的问题上,瓦鲁法基斯引用了马克思1870年致在纽约的同事函件的案例,马克思既承认雇主利用廉价移民劳动力压低工资,加剧工人内部竞争,但同时坚决反对工会采取排外立场。
他强调,解决方法在于团结各阶层工人,提升工会组织力,而非将移民作为替罪羊。瓦鲁法基斯认为,这对于当下频繁见到的民粹主义和左翼内部反移民倾向有重要警示意义。 关于工会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虽然短期内能抵抗资本的剥削,但如果仅仅限制于“游击战”式的抵抗,无法根本改变生产关系。瓦鲁法基斯呼吁当前的劳工运动要超越单纯争取更高工资和更好待遇的层面,向着废除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的根本目标努力。特别是他提出“每位员工一股权一票”的企业管理模式,既可以打破资本家对企业的垄断控制,也契合年轻一代渴望摆脱官僚主义和私人资本霸权的愿望。 科技大企业与金融资本的高度融合塑造了今天的“技术封建帝国”,它不同于传统的暴力和物质剥夺,而是通过“云资本”的形式侵蚀我们的大脑和意志。
瓦鲁法基斯提醒人们,只有集体拥有“云资本”,才能真正实现对思维和精神的主权,回归人类的自我控制。为此,马克思的分析工具和革命策略依然不可或缺。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现状,也为抗争和变革指明方向。 总的来看,瓦鲁法基斯呼吁全球社会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充分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劳动解放和资本剥削的理论传统来应对当代新挑战。他所强调的不是简单的理论重述,而是要结合新时代的科技和社会现实,推进更平等、公正和自由的社会实践。在经济衰退和民粹浪潮冲击下,只有通过团结不同群体的力量,整合技术和工人权益,推动民主化的经济治理,才能避免陷入技术封建的深渊,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
瓦鲁法基斯的思想为我们的未来指明了一条充满挑战但必然要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