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关键利率维持在4.25%至4.5%的区间,连续第五次保持利率不变。此举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施压,敦促美联储降低利率以支持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做出的。美联储此次决定显示出其在实现通胀控制与最大就业之间的平衡取舍,以及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谨慎态度。此次会议中,两位由特朗普任命的联邦储备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米歇尔·鲍曼,投出了反对票,主张应当减息,这也成为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理事对决策持反对意见。 此次利率保持不变的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多方解读。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经济放缓和近期就业市场的弱化本可以成为降息的理由,但由于通胀压力仍然明显,尤其是受特朗普政府实行的关税影响,通胀率存在被推高的风险,故而美联储选择维持现行的利率水平,保持政策的适度紧缩。
他强调,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失业率维持在4.1%,接近其认为的充分就业水平,通胀率则上升到2.7%,高于美联储的2%目标。鲍威尔指出,在当前情况下,尽管存在经济放缓的信号,但鉴于通胀风险尚未得到缓解,必须坚持一种“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以防经济过热及未来通胀失控。 尽管如此,两位持不同意见的联储理事也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沃勒认为,尽管关税将在短期内推高物价水平,但这种影响是一次性的,明年通胀应当会回归正常水平,因此应该考虑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鲍曼同意降息立场,她主张通过适当调低利率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保证就业市场的持续稳定。两人都被认为是潜在的美联储主席候选人,未来或将在鲍威尔任期届满后影响美联储的政策方向。
美联储发布的会议声明删除了此前关于经济不确定性减弱的表述,取而代之的是“对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依然较高”的措辞。这样的调整反映出政府与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持续关注和影响,尤其是在特朗普宣布暂停部分大规模关税90天的缓冲期即将结束之际,关税紧张局势有可能恢复,从而对价格水平产生进一步影响。 声明还将上半年美国经济活动的描述从“稳健”调整为“有所放缓”,这一变化暗示了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虽然如此,声明并未明确宣布降息,但这种表述为9月份可能的政策调整留下了空间。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美联储降息预期进行了重新评估,随着鲍威尔减少对近期降息的暗示,股市表现出现波动。当天,标普500指数收跌0.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0.4%,而纳斯达克指数则微涨0.2%。
与此同时,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约5个基点至4.38%。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联储此次利率决定是在权衡短期内经济放缓迹象与通胀压力之间做出的谨慎选择。关税引发的物价上涨给短期通胀带来了不确定性,而核心通胀指标依然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限制了降息空间。 此外,劳动力市场依旧表现强劲,失业率保持低位,企业招聘需求仍较为旺盛,这为美联储维持相对高利率提供了支持。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未来经济环境仍充满变数。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向,鲍威尔表示目前尚无确定降息的决策,将根据接下来经济数据的表现进行判断。
若经济持续放缓且通胀渐趋稳定,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考虑调整利率以提供经济支持。反之,如果贸易冲突导致通胀进一步上升,保持甚至加码紧缩政策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投资者和市场观察人士需密切关注美联储接下来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以及相关会议纪要,以便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的潜在调整路径。当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降息的预期已有显著下降,更多关注政策持稳以及长期通胀控制。 美联储此次决策在国际金融市场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美元汇率对利率信号高度敏感,维持高利率有助于美元保持强势,影响出口和进口价格,进而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连锁反应。
各界专家认为,美联储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正努力平衡短期刺激经济需求与长期抑制通胀压力的双重使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自身推动的贸易谈判进展,成为美联储决策考量中一个重要变量。 总结来看,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突显了经济当前的复杂与不确定性,既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韧性,也彰显了对通胀风险的警惕。未来几个月内,关键经济指标的表现和贸易政策的走向将是影响利率走向的主导因素。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保持高度关注,做好风险管理和策略调整。此次两位联储理事的异议不仅是对当前政策路径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美联储内部政策讨论可能更加多元化和激烈。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持续动态演变,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和执行能力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