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的代表性加密货币,吸引了全球大量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尽管不少国家在政策和监管层面对加密货币持谨慎且严苛的态度,依然无法阻止其资产潜力的不断被挖掘和认可。韩国,这个数字技术创新与生物科技研发共存的重要市场,近日因Parataxis资本管理公司对本地生物科技企业Bridge Biotherapeutics的收购,再度成为焦点。此举不仅展现了韩国机构迈向比特币投资的步伐,也昭示了全球范围内企业如何利用创新策略规避监管限制,积极布局数字资产的趋势。 Parataxis 公布了一项对Bridge Biotherapeutics注资250亿韩元(约合1850万美元)的协议,取得该公司的控股权,并将其更名为Parataxis Korea,设立为专门针对比特币国库策略的机构投资平台。该平台的核心使命是为韩国乃至东亚市场的机构客户提供正规合规的比特币投资途径,突破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当前禁止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及机构加密投资的限制。
通过收购一个已经在韩国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Parataxis能够借助“壳公司”运作方式快速切入资本市场,实现比特币资产的合法配置。 Bridge Biotherapeutics成立于2015年,2019年开始在韩国证券交易系统(KOSDAQ)挂牌交易,主攻溃疡性结肠炎、纤维化疾病及癌症治疗的药物研发。虽然其生物医药业务稳健,但近年来股价表现欠佳,今年以来跌幅超过七成。然而此次被Parataxis控股的消息发布后,股价短线飙升超过20%,从市场反应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务转型及比特币战略充满期待。 Parataxis合作伙伴Andrew Kim表示,全球范围内企业对比特币国库战略的兴趣日益增长,特别是在美国的Strategy和日本的Metaplanet已经树立了成功样板。韩国作为亚太地区金融科技创新的前沿,具备支撑这一趋势的必要环境和潜力,Parataxis致力于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和严格的资金管理,帮助机构投资者安全且规范地布局比特币资产。
虽然目前韩国不允许发行比特币ETF等相关金融产品,但该国金融服务委员会日前宣布,在2025年推出的数字资产投资路线图中,允许约3500家企业和专业投资者使用实名账户开启数字资产投资试点。这项进展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安全且具有合规保障的资产进入渠道,Parataxis利用Bridge Biotherapeutics这一载体正是顺应政策导向,积极推动市场发展。 此次交易不仅仅是资本运作的体现,更标志着比特币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合法存在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37家上市公司将比特币列为其储备资产,占比特币总流通量的近4%。这一数字相比数周前的124家公司大幅增长,彰显企业界对比特币价值和抗通胀优势的认可。韩国市场作为新兴重要玩家,Parataxis的战略举措或将带动更多本地企业与投资机构关注加密数字资产布局。
从市场反应来看,Bridge Biotherapeutics的股价短期反弹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市值重估的预期,而此次产业转型结合数字货币的尝试也为传统医药企业表现形式增添了新维度。与此同时,类似Pri0r1ty Intelligence Group这类公司采用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和支付解决方案的案例,也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企业数字货币应用的多元化和实用化。 然而,数字资产的公司应用并非完全没有风险。监管环境的变数、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以及技术安全问题,都要求企业在布局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合规能力。Parataxis强调其平台建设将注重严格的企业治理以及资金纪律,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框架,保障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韩国的这一创新探索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树立了参考样板。
借助已经运行的证券交易所框架,企业转换业务模式融入加密资产领域,能够加速数字货币在主流金融生态中的融合和应用。特别是在监管机构尝试通过试点项目逐步开放数字资产投资的大背景下,类似Parataxis的操作不仅有效规避了政策限制,同时也为未来更广泛的市场开放做好了商业和合规前期准备。 展望未来,Parataxis借助Bridge Biotherapeutics推广的比特币国库平台,有望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参与数字资产投资,促进韩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比特币市场的活跃度与深度。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政策环境的渐趋明朗,企业数字货币持有及其应用的潜力将被逐步释放,带来更丰富的投资产品供给和资产配置选择。 总的来说,Parataxis收购韩国生物科技公司并将其转型为比特币国库平台的举措,是一种创新且务实的资本市场策略,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结构绕开监管限制,为机构投资者进入数字货币领域提供合法路径。此举不仅为韩国生物医药行业注入全新发展动力,也为数字资产管理开辟了新的里程碑。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用类似战略,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势必将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推动数字经济和金融市场迈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