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环境的逐渐完善,欧洲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其监管框架的变化备受瞩目。2024年以来,欧洲市场加密资产监管条例,尤其是《市场加密资产监管条例》(Market in Crypto-Assets Regulation,简称MiCA)逐步生效,旨在规范数字资产行业,提升市场透明度,保障投资者权益。然而,MiCA对稳定币的监管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针对那些尚未符合MiCA标准的非合规稳定币,其托管和转账业务引发了行业热议。欧洲证券市场管理局(ESMA)近日发布声明,明确非MiCA合规稳定币的托管和转账服务并未被明确禁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操作空间,也引发了监管政策与市场实务的多重解读。稳定币作为数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币的价值通常与法定货币挂钩,具备较强的价格稳定特征,广泛用于加密资产交易、去中心化金融(DeFi)、跨境支付等场景。MiCA法规针对稳定币特别设立专章,明确了严格的合规要求,包括资本充足性、透明度披露、应急预案等。
符合MiCA标准的稳定币将获得EU范围内的合法发行和流通许可,而非合规的稳定币则面临交易限制甚至标的下架的风险。ESMA的最新表态强化了一个关键观点,即托管和转账服务本身不构成向公众发售,也不等同于非合规稳定币的交易或发行,因而并未在MiCA标题三和标题四中被明确禁止。换言之,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s)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非MiCA合规稳定币的托管和转账功能,但应严格遵守法规指导,限制用户通过其平台的购买行为。一方面,ESMA建议服务提供商优先限制协助获取非合规稳定币的服务,体现了监管对市场风险控制的关注。另一方面,ESMA重申在2025年3月31日前,平台允许以“仅卖出”模式继续提供非合规稳定币的提款服务,保障投资者有充足时间清理现有持仓,体现出一定的人性化和过渡安排。以Binance为例,其于2025年3月宣布将在欧洲经济区(EEA)内下架九种非MiCA合规稳定币,包括市场影响力巨大的Tether USDt。
尽管停止交易,但Binance仍承诺支持这些稳定币的存款和提款,体现了行业实践与监管指引之间的平衡尝试。这一举措虽保障了用户资金的流动性,但也凸显了监管政策执行中的复杂性和动态性。MiCA实施以来,市场对非合规稳定币的未来充满疑虑。资金围绕这些数字资产的转移、托管安全及法律合规性成为业内关注重点。ESMA对非合规稳定币托管和转账的宽松态度,反映其在促进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之间寻求的微妙平衡。同时,MiCA尚未涵盖的监管领域如代币化的现实资产、币圈质押机制等,也为政策完善提供了后续议题。
非MiCA稳定币在欧洲市场的合规路径明显,发行方面临较高的监管门槛,部分主流稳定币则积极推动自身合规进程,争取获得ESMA和欧洲各国监管机构认可。投资者和服务提供商应密切关注各项合规政策的最新变化,强化合规体系建设,积极应对监管挑战。展望未来,随着MiCA法规的全面实施,非合规稳定币的市场空间预计会逐步缩小,而合规稳定币将迎来发展红利。与此同时,ESMA及各国主管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监督力度,完善风控机制,推动数字资产行业稳健发展。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依法合规持有和使用稳定币,合理规避政策风险,是保障资产安全的核心策略。整体来看,ESMA关于非MiCA合规稳定币托管与转账的最新解读,不仅明确了政策边界,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操作指引。
欧洲稳定币监管生态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保持对法规的深刻理解和高度关注,是合规经营的前提。在此背景下,数字货币生态的健康发展,需要监管机构、行业企业和投资者三方的协作与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