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场活动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表达了对加密货币未来的看法,认为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成为广泛支付手段的可能性不大”,而更可能被视为一种价值储存工具。根斯勒在纽约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回应了与会者关于加密货币的价值及其如何完全纳入监管的提问,明确提出了他对这项新兴金融技术的看法。 根斯勒指出,加密货币的基础是政府的脱离,然而随着监管的加强,这些资产的吸引力可能会减弱。他指出,“投资公众将通过透明度来决定每种加密货币的使用价值”,但他也对加密货币的实际用途提出了质疑。他回忆起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这方面课程的经历,强调了人类对货币本质的长期探讨,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时代。 在历史和经济学的背景下,根斯勒提到,几乎所有国家在货币体系中都倾向于拥有单一货币,而不倾向于双重币制。
他提及了19世纪经济学家格雷尚法则,指出劣质货币总是将优质货币排挤出去,这种现象在各类货币体系中普遍存在。他总结道:“人们通常希望拥有一种货币单位,因为这不仅是价值储备,也是交换媒介和账户单位。”这都是经济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根斯勒的评论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尤其是在当前加密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许多人在质疑这些虚拟货币是否真的有价值。根据其言论,加密货币可能不会成为人们期待的日常货币,而更多地将作为一种价值存储工具存在。这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创始时的目标似乎愈发不符。
在与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特·杰克逊的深入讨论中,根斯勒还强调了SEC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的立场。他指出,企业的违规行为和加密市场上的诈骗现象层出不穷,没有适当的监管和执法,投资者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他提到,“在金融领域,人性的某些特点使得我们常常处于法律边缘。我们有时需要通过执法行动将人们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根斯勒坦言,当前加密行业充斥着“许多骗子、很多诈骗者和各种骗局”。据了解,现在加密行业的许多所谓“领军人物”要么正在监狱中服刑,要么正等待引渡,这种情况无疑令公众对加密货币的信心大打折扣。
他认为,加密货币的监管需要依赖于现有的法律框架,而不必额外建立新的监管措施,现有的法院判决、尤其是1940年的“霍威测试”(Howey Test)就足以评估这些资产的证券属性。 根斯勒的言论不仅吸引了法律界人士的关注,也引发了广泛的金融市场讨论。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根斯勒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前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的审慎态度,考量的不仅是技术本身的进步,更是对公众投资安全的保护。 事实上,根斯勒关于加密货币将作为“价值储存”工具的论述,引发了市场对比特币在未来角色的思考。许多投资者开始重新考虑他们对加密货币的看法,甚至有人提出是否该将其视为另类投资,而非未来的货币。如果比特币或以太坊等虚拟货币真的难以成为流通的货币,其作为投资工具的魅力又该如何转变? 根斯勒的分析也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
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理解加密货币及其背后的经济学至关重要。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政策如何制定,将直接影响到加密市场的未来。 未来,随着各国对于加密技术的重视,预计更多类似SEC的监管机构将会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来保护投资者。公开的披露标准、信息透明度以及有效的法律框架将成为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根斯勒的发言不仅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了一把监督的利刃,也为从业者和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这一充满变化与机遇的领域中,理解其深层次的经济和法律背景,将是每一个参与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他的观点无疑将继续激发关于加密货币的讨论,许多人将密切关注即将出台的监管政策和市场动态,力图在这个不断演变的金融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