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原油价格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原油市场投资者的关注点纷纷聚焦于中东局势,尤其是围绕美国与伊朗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此前,市场普遍担忧美国可能即将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这种预期支撑了原油价格的上扬。然而,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推迟两周做出是否发动打击的决定,且伊朗政府表达了愿意进行核问题谈判的态度,油价开始面临显著压力。市场对供应中断风险的减轻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原油的供需平衡,从而打压了油价。 从原油价格走势看,7月交货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小幅下跌,而与之相关的汽油价格则逆势上涨至十余个月高点,这种价格走势的背后反映了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一方面,全球货币市场中的弱美元环境对能源商品形成了支撑,因为美元贬值通常会提升以美元计价的商品需求。
另一方面,美伊地缘政治风险的缓解削弱了油价的上行动力,投资者对区域风险溢价的认可进一步降低。 伊朗方面,尽管地区紧张局势一度加剧,特别是在霍尔木兹海峡这样关键的石油运输要道附近,却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船舶通行阻碍。该海峡是全球约20%石油日运量的核心通道,确保其通畅对于维持全球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然而,法方海军联络组报告称,伊朗波斯湾港口存在“极端干扰”导航信号的现象,导致近千艘船只每日航行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引发了油轮相撞事故。这种情况提醒市场,尽管军事冲突可能被推迟或避免,但海运安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为油市增添了压力。
美国政府计划对多国贸易伙伴恢复关税措施,尤其是在7月9日之前,这一威胁可能限制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进而抑制能源需求预期。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及其对原油需求的负面影响,使得油价承压持续存在。 供应端,OPEC+联盟继续推行调整产量的策略。自今年5月底起,OPEC+已连续两个月各增加41.1万桶/日的原油供应,预计随着时间推移,供应持续增加的态势将对价格带来下行压力。沙特阿拉伯甚至暗示将可能进一步增产,以遏制部分成员国的过度生产,体现了其在联盟内对市场支配力的调控意图。值得注意的是,OPEC+的产量调整本意是逐步逆转两年来的减产协议,计划到2026年9月完成全部恢复,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原油供应将维持扩张态势,为全球市场注入更多供应量。
库存数据方面,来自Vortexa的数据显示,全球存放在油轮且停留七天以上的原油量下降约7.2%,至7397万桶。储油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市场需求活跃的信号,这成为近期油价的一道支撑。然而,整体市场仍在担忧是否存在潜在的供应过剩,尤其是在多数产油国持续恢复产能增强供应水平的背景下。 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正处于地缘政治因素、经济政策调整及能源供需基本面多重力量博弈的关键时刻。尽管中东潜在冲突风险暂时缓解,但航运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加之全球贸易摩擦和OPEC+产量调整,原油价格在未来仍将面临较大波动。 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密切关注相关地缘政治动态,尤其是美伊双方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外交谈判的积极态势,避免局势再度升级。
同时,贸易政策的走向也将影响全球经济和原油需求的恢复速度。OPEC+产量策略的演变及库存水平的变化,是评估油价走势的另一关键指标。能源市场参与者需综合考量这些因素,适时调整投资布局与供应链管理方案。 未来数月内,美伊关系的具体进展、全球经济复苏的实际表现及能源政策的调整将成为决定油价方向的核心变量。在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环境下,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并及时获取多维数据支持,将有助于降低风险,抓住潜在机遇。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仍是长远趋势,但当前短期内原油市场的波动性将持续考验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