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政府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决定,要求海康威视(Hikvision)在加拿大境内全面停止运营,并对其设备实行联邦采购禁令,同时开展联邦机构内现有海康威视产品的清理行动。这一决定是在加拿大《投资加拿大法案》国家安全条款基础上作出的,显示出加拿大对海康威视在国家安全领域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加拿大政府通过社交媒体平台X(前Twitter)公布此项决定,震动了全球安防产业及国际市场。此次行动被视为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对海康威视最为彻底和严厉的限制措施,远远超越了此前美国政府在相关领域的管控力度。海康威视作为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设备制造商,其在北美地区的业务曾一度因地区政策调整出现经营结构变动,早在2019年便拆分了美国和加拿大业务,试图规避美国政府的制裁压力。然而,此次加拿大政府的全面封杀,彻底打破了海康威视在北美市场的战略布局。
加拿大联邦采购禁令明令禁止所有政府部门、机构及国有企业采购或使用海康威视设备,这不仅限制了海康威视未来在公共领域的商业机会,也加快了现有设备的淘汰进程。联邦政府相关部门正在逐步审计和清除安装在各设施中的海康威视产品,确保其完全退出加拿大公共安全体系。同时,加拿大政府向私人用户发布公开建议,鼓励广大加拿大市民和企业以国家安全为重,慎重考虑是否继续使用海康威视的产品。尽管政府的禁令不直接限制私人个人购买,但由于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被勒令关停,售后支持和本地服务将大受影响,实际购买使用难度显著提升。此外,由于国家安全疑虑已被官方明确披露,民间和企业用户的信任程度也将受到负面冲击,未来销售走势可能持续疲软。此次严格限制不仅仅是针对单纯的商业风险,更突出反映了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
加拿大政府未对外公开关于海康威视具体国家安全审查细节,但从公开的信息可以推断,涉及中国国家安全法和情报法相关条款的解读误差可能是关键焦点。海康威视作为一家中资控股企业,其发展及运营始终与中国政府存在密切联系,这成为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重点审视和管控的焦点。海康威视方面立即对加拿大政府决定表示强烈反对,称该决定缺乏事实依据,缺乏程序公正性及透明度。公司强调其产品符合加拿大现有的安全法规,且在审查期间积极配合提供资料和回应。然而,他们认为决定更多是出于对中国国有背景企业的偏见和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非基于其产品自身的网络安全风险。与此同时,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通过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发表声明,对加拿大政府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声明称此举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中加正常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敦促加拿大方面立即改变错误做法。中国政府还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在全球范围内,对海康威视的审查和禁令正在逐渐扩展。除加拿大和美国外,多国也在考虑或已经出台相关限制措施,担忧其设备可能被用于间谍活动或数据窃取。对于安防行业而言,加拿大的严格限制标志着一个重要转折点,表明国家安全考量将成为全球安防设备采购和使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在规划海外市场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政治形势对技术产品的潜在影响。
未来,加拿大的这一系列行动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类似举措,促使全球安防产品供应链和市场格局产生重大调整。同时,供应商如何提升自身的透明度、保障用户数据安全,将成为能否持续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海康威视目前正积极寻求法律对抗,包括已提出国际仲裁请求,希望通过法务途径争取权益。然而,在地缘政治环境高度紧张的现状下,法律程序带来的缓解效果有限,政府对国家安全审视的立场难以改变。这对海康威视的2025年至2026年的业务规划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对于加拿大企业和个人用户而言,未来可能需要寻找替代的安防设备品牌与供应商,以免因海康威视产品被封堵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全球安防领域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事件也促使相关企业更加关注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推动技术标准的更新和行业规范的完善。综上,加拿大对海康威视的彻底封禁不仅是一项针对单一企业的市场措施,更是一场反映国家安全、贸易保护和国际政治关系交织的复杂博弈。对全球安防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处理类似安全风险提供了重要参照。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可能制定类似政策,安防产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加大,行业参与者需主动适应新的地缘政治与安全要求,确保技术优势与合规能力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