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科技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事实之一,莫过于美国围绕高端芯片技术对中国实施的出口限制。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包括英伟达、AMD等美国芯片巨头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竞争日益激烈之际,这些管控不仅反映了技术封锁,更成为贸易谈判中的强势筹码。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允许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出口其广受关注的H20 AI芯片,这一逆转不仅震惊业界,还引发了针对其隐藏贸易议程的广泛关注。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其实是通过出口管制手段,为美国争夺稀土资源供应而打的一手“漂亮牌”。稀土元素对现代制造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手机以及军事装备领域,而中国掌控全球超过80%的稀土供应权。
此前,因特朗普发起的“解放日”贸易关税,中国曾一度中止对美国的稀土出口,形成了供需紧张局势。面对这一局面,特朗普并非单纯放松限制,而是在以AI芯片出口为谈判筹码,试图换回稀土的持续供应。这种策略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由以往单纯的技术封锁转型为利用技术出口控制作为贸易政策谈判的筹码,以此确保关键材料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与特朗普及相关高层的讨论后,积极推动恢复在中国的芯片销售渠道。他强调,中国市场不仅庞大且创新力强,允许英伟达继续参与其中不仅符合公司的商业利益,也有助于全球AI生态的进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进一步透露,将AI芯片的出口纳入了包括稀土磁体供应在内的贸易谈判条款,形成直接关联。
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的出口管制思路,将技术出口与关键资源的供给紧密绑定,体现了贸易外交的新趋势。实际上,英伟达H20芯片虽然相比顶级的H100有所降级,但其依托于CUDA软件套件的深度兼容性,使得中国产业链能够借助该平台迅速提升AI研发能力。此前禁售虽然技术上合规,但商业影响巨大,英伟达预估此次停销将使公司损失高达150亿美元收入。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英伟达芯片贡献了不少营收,去年达到了170亿美元,占整体收入的13%。另一方面,禁令的撤销并非无争议,尤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强烈反弹。国会民主党中国委员会主席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西严词批评此举,认为该政策背离了国家安全利益,将最先进技术拱手让给对手。
共和党成员约翰·穆伦纳尔也对贸易部提出质疑,指出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的迅速崛起正是利用了类似H20级别的芯片能力,展现了芯片技术扩散对全球AI竞争格局的深远影响。DeepSeek在2025年初发布的一款与ChatGPT相媲美的开源AI模型,震惊了全球市场。该模型基于较低成本硬件,迅速在美国应用商店获得大量下载量,甚至一度导致英伟达股价下跌。这种现象警示决策者,即使是被视为“次级”的芯片产品,其背后的软件和生态支持依然可能重塑全球技术力量对比。除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直接博弈,英伟达的芯片政策变动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同样影响深远。美国不仅在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荷兰ASML身上施压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光刻机,同时还通过制裁限制华为、ZTE等中国科技巨头的技术获取。
出于对“芯片外交”的利用,美国在中东等地甚至以供应先进芯片换取防务协议和技术投资,出口管制成了外交工具的新形态。对印度而言,特朗普时期的技术与贸易强硬政策同样带来启示。面对美国施压,印度先是在进口关税上作出调整,如哈雷戴维森与印度本土企业合作生产,消解了贸易摩擦。同时,印度通过推出生产激励计划(PLI),成功吸引包括苹果在内的多家全球制造巨头,将本国打造为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印度当前努力减少对中国稀土进口依赖,加快矿产勘探和资源开发,体现了对全球供应链重塑的积极应对态势。英伟达芯片事件不仅提示了技术合规的复杂性,也揭示了政策环境瞬息万变的风险。
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规则时,必须更加灵活与敏锐,不仅要跟紧法规,更需洞察地缘政治的潜在转折。特朗普政府此次动作,虽然伴随着争议,但有效利用技术出口与关键资源供应捆绑的策略,展现了其“最大化谈判筹码,灵活变通达成目标”的外交风格。国际社会对此应保持高度关注,因为在全球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类似的“以技术换资源”交易模式可能成为新常态,深刻影响未来产业和国家安全格局。未来,芯片技术与稀土资源的博弈将持续牵动国际关系的神经。企业如何在这场复杂博弈中把握机会,政策制定者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将是全球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