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知名的巧克力及糖果制造企业,赫尔希公司近日重申了其2025年年度业绩展望,但同时指出目前该展望尚未完全计入关税政策带来的全部影响。从最新财报到管理层的公开发言,可以窥见赫尔希在面对日益复杂的贸易环境和原材料成本波动时的应对策略和未来展望。 赫尔希的年度业绩展望显示,其销售额预期将实现至少2%的增长,但调整后的净利润预计将下降约35%。这种利润空间的收缩,主要归因于新上调的美国进口关税,尤其是对可可豆等关键原材料的征税,这些成本压力显然尚未完全反映到全年财务预测中。目前,赫尔希只将关税成本纳入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影响期,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即将于七月结束,未来几个月的关税成本预计将大幅增加。 赫尔希依赖高质量的可可豆作为产品核心原料,因此这次美国对可可的10%进口关税无疑是对其成本结构的重大挑战。
公司预计第二季度将产生15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的关税支出,而第三和第四季度随着库存的减少及原材料采购的持续,关税成本可能飙升至一亿美元。这一巨额成本压力迫使赫尔希在价格策略和产品制造工艺上进行积极调整,以减缓成本传导对终端价格及消费者需求的冲击。 管理层高度重视关税影响对公司业绩的长期威胁。首席执行官Michele Buck透露,赫尔希正积极向美国政府申请关税豁免,力图缓解成本上涨的压力。同时,首席财务官Steve Voskuil也指出,加拿大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性关税同样构成不利因素,这使得赫尔希不得不在北美市场面对更加复杂的贸易关系。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贸易成本及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赫尔希正采用多管齐下的战略。
除了寻求政府支持政策,公司也在探索优化采购渠道、调整供应链布局及改进生产效率等措施。此外,价格调整也成为关键手段,去年公司已因创纪录的可可价格上涨而调高销售价格,尽管商品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但关税又推高了进口成本,令价格调整变得更加复杂和必要。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形势面临挑战,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许多消费者开始优先考虑生活必需品,减少对甜食和休闲食品的支出,赫尔希面临的消费需求压力有所加剧。这种消费模式的转变,使得公司在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方面不得不进行深度调整,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的升级。 在人事方面,赫尔希也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
现任CEO Michele Buck计划于明年退休,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继任者以保障战略连贯性和稳健发展。领导层的换届不仅关系到公司未来战略的走向,也将直接影响赫尔希在竞争激烈的糖果巧克力行业中的市场地位。 从财务表现看,赫尔希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约为28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4%,但仍略好于华尔街的普遍预期。面对较为疲软的销售数据,投资者的反应亦较为谨慎,导致股价在纽约市场开盘后下跌约3%,尽管今年迄今为止股价下跌幅度1.3%,仍优于同期大盘的5%跌幅。 赫尔希的案例展现了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政策对跨国企业的复杂影响。关税成本的不断攀升不仅加剧了原材料采购的压力,也掀起了消费价格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多重连锁反应。
这一切使赫尔希必须灵活应对,不断创新与调整策略以维护其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 未来,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赫尔希要实现既定的成长目标,将需依赖多方措施协调并进。从持续争取政策豁免、深化供应链管理,到推出符合新消费趋势的产品创新,以及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渗透力度,都将是赫尔希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如何在平衡成本压力和消费者需求之间找到合理节奏,也将成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焦点。 总结来看,赫尔希作为巧克力行业的巨头,正在经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交织的时期。关税政策虽带来显著成本压力,但公司通过积极应对、策略调整和创新驱动,有望在变革中稳固其市场领先地位。
未来数月的表现,将进一步揭示赫尔希如何在全球贸易波动和消费者行为转变的背景下,实现其长期稳健增长。赫尔希坚持年度展望,传递出企业对自身调整能力和市场前景的信心,也反映了食品行业应对全球贸易变革的典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