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长呼吁欧盟不要将贸易问题政治化 2024年9月25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外长王毅与希腊外长乔治·杰拉佩特里蒂斯进行会晤,期间王毅强调,中国与欧洲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应当促进互利共赢的合作,倡导开放与合作,避免将经济和贸易问题政治化。 王毅在会谈中指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欧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王毅表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双方在投资、贸易、科技等诸多领域都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他强调,希望欧盟能够保持战略自主性,避免将贸易问题与其他政治议题挂钩。 这一呼吁的背景是,在近年来中欧关系中,贸易问题经常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在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政策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时,贸易合作的氛围也受到影响。
王毅此番言论旨在重申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立场,即希望各国能够基于共同发展和利益进行合作,而不是让政治因素干扰经济往来。 在与希腊外长的会晤中,王毅也特别提到中希两国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中希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是两国政府间的合作,更是两国人民之间的文明交流。王毅表示,希腊在历史上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而今天,中希之间的合作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不断深化。他希望希腊与中国能够在文明交流和实际合作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共同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希腊外长杰拉佩特里蒂斯对此表示赞同,重申希腊对一中原则的坚持,支持中欧之间的合作。
他指出,希腊作为欧盟的一部分,始终致力于促进自由贸易与投资。他认为,中希两国在许多领域拥有广泛的合作潜力,尤其是在旅游、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中欧之间的合作也显得愈发重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中欧双方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王毅在会中提到,双方应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各国对于经济合作的态度也在不断演变。
一方面,许多国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国家因地缘政治的考虑,对外经济合作采取了更为保守的立场。这种情况下,中欧之间的开放合作,特别是在贸易领域的加强,不仅有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积极信号。 王毅的呼吁,无疑是对欧盟的一次重要示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贸易与政治的关系,是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王毅的言论为中欧未来的合作指明了方向,期望通过增进互信与理解,推动贸易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整体而言,中欧的经济往来不仅是双边关系中的一部分,更是对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贡献。
希腊作为中国在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数字的增长,更要注重合作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以实现长远的共赢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欧之间的科技合作也显得愈发重要。王毅提到,双方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这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希望欧盟能够与中国一道,推动科技领域的开放与合作,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此外,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的交流也不可忽视。
王毅指出,民心相通是中欧关系发展的基础,而增加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能够为双方合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希腊作为文明古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文化的交融,将为两国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总的来说,王毅在与希腊外长的会谈中,不仅重申了中国对于中欧合作的期望与承诺,同时也强调了开放与合作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各国应当携手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对于中国与欧盟来说,未来的合作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信念坚定,合作共赢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