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各行业共同关注的重点。航运业,作为全球货物运输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环保转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贡献者,航运业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个百分点。英国一家初创公司Seabound,凭借其创新的“海洋适用型碳捕捉”技术,正在积极推动航运行业实现碳排放的显著减少,为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思路。Seabound由两位年轻设计师Alisha Fredriksson和Roujia Wen在大学相识后共同创立。她们在伦敦的一个小型车间设计并制造出模拟货船引擎碳排放捕捉过程的原型设备。
该装置通过一个装有发电机的复杂管道系统,将船舶排放的废气输送至不同容器中,利用廉价且易得的白色石灰颗粒吸附二氧化碳。通过这一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被转化为石灰石,从而实现碳的固化和储存。该技术不仅使用成本低廉的材料,还被设计为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船只,极大地降低了系统部署的难度和成本。碳捕捉、利用与储存技术即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虽然在陆地重工业领域已有一定应用,如水泥、钢铁和玻璃制造,但首次成功被Seabound团队将其引入海洋航运领域,具备显著的创新意义。2023年的首次测试即显示,该系统成功捕获了Lomar Labs运营船只上排放二氧化碳的78%。 这结果不仅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也为航运业实现更大面积的碳捕捉铺平了道路。
国际海事组织(IMO)近年来也加大了对航运碳排放的监管力度。即将于2028年强制要求所有船只使用低碳燃料,并对超出碳排放配额的排放征收高额罚款。此次IMO的碳定价政策对Seabound的碳捕捉技术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促进。Seabound计划以每吨收集的二氧化碳150美元的价格向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利用的企业销售捕获的碳,同时也考虑对捕获过程中的石灰石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航运业的绿色转型迫切需要结合多样化的技术手段。除了Seabound的碳捕捉系统,诸如氢燃料船舶、风能辅助动力和更高效的电池系统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碳捕捉技术作为一种“吸收排放”的补充手段,能够实时减少航运过程中的直接排放,为实现航运业乃至整个物流链条的净零排放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海上应用碳捕捉技术同样存在挑战。包括系统安装所需的能耗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额外排放以及安全问题等。国际海事组织仍在研究并制定相关海上应用安全规范,确保新技术在实际运行中既高效又安全。Seabound的成功案例也彰显了年轻创新力量在清洁能源和环保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Fredriksson和Wen的创业故事激励了更多年轻人才投身绿色技术研发,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了青春动力。
随着2040年和2050年全球碳中和目标的临近,航运业作为连接全球经济的重要环节,其绿色转型必将受到更多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在这一环境下,Seabound的碳捕捉技术无疑将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通过创新科技实现绿色航运,不仅能够降低行业碳足迹,还能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Seabound的海洋碳捕捉技术为航运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减碳路径。伴随着全球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和绿色投资的急速增长,类似技术有望成为助力航运业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抓手。在未来,航运不再是碳排放的“罪魁祸首”,而将成为引领绿色经济变革的先锋力量。
此次英国初创企业的探索不仅对航运生态具有深远意义,也为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