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韩国央行正式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25%,这是自2020年中期以来的首次降息。此次决议以6比1的表决结果通过,唯一反对降息的成员表示保持利率不变。此番调整打破了韩国央行长达21个月的利率暂停状态,标志着韩国货币政策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降息举措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减弱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出韩国经济内部结构性挑战的复杂性。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在政策发布会中表示,此次降息虽然幅度适中,但由于政策利率仍高于经济中性利率水平,未来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中性利率被视为既不刺激经济过热也不抑制经济增长的平衡水平,当前韩国的利率水平超过这一阈值,因此提供了货币政策调整的余地。
尽管如此,行长强调金融稳定依然是货币政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降息的步伐将保持谨慎。 此次降息的背景包括韩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萎缩,私人消费持续走弱以及9月整体通胀率低于央行2%的目标值。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剧促使决策者转向更加宽松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韩国家庭因此前利率水平长期偏高,面临16年来最高的借贷成本压力。降息无疑为家庭和企业融资提供了实质性缓解,有助于改善消费信心和投资意愿。 韩国房地产市场一度过热,楼市高企加上家庭债务大幅上升,成为政策调整的主要阻力。
此前,央行曾因担忧降息可能推高房价和债务水平而迟迟未行动。然而,近几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降温,为政策转向创造了条件。分析人士认为,降息在推动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微妙平衡,未来几个月的政策走向将高度关注楼市和信贷风险变化。 此外,韩国货币政策的转变也与全球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包括美国、英国、欧盟和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始降息,反映出全球经济逐步步入放缓周期。韩国身处全球供应链核心,经济对外部变量的敏感度较高,因而在货币政策调整上需要兼顾国际环境与本国情况的平衡。
货币宽松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支持出口和国内需求稳定。 短期来看,韩国央行成员中大多数倾向于在接下来三个月保持利率稳定,这表明政策制定者希望观察新措施传导效果,同时密切监测房地产市场和家庭债务变化。预计下一次利率回顾将在11月底进行,是否会再次调整尚不明朗。专家普遍认为,考虑到目前经济数据和市场动态,进一步降息的节奏或许较为缓慢,可能要等到2025年春季才会出现新一轮降息。 降息不仅影响韩国国内经济,也在资本市场引发反响。韩元对美元汇率在消息公布后出现上涨趋势,政策敏感的三年期国债期货价格也随之攀升,反映市场对货币宽松的积极响应。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普遍认为,合理的利率调整将促进贷款增长和消费回暖,提升市场流动性,进而推动经济稳健发展。 综合来看,韩国央行降息是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和借贷成本高企的必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显得尤为重要。韩国央行正试图通过审慎降息来刺激经济,同时防范由于过度宽松引发的金融不稳定风险。未来几个月,政策走向将视经济数据及金融市场表现而定,央行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此次利率调整为韩国经济注入一定的宽松动力,但同时提醒市场不可忽视家庭债务和房地产泡沫风险。
韩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或将配合货币政策,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宏观审慎措施,强化金融体系韧性,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 总之,韩国央行此次首次降息开启了货币政策调整的新阶段,为经济注入积极信号。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继续变化及国内经济持续向好,预计韩国央行将保持适度宽松态势,以实现稳定物价、支持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多重目标。社会各界和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未来政策动向及其对经济、金融市场的广泛影响,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