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全球经济紧张局势持续升温,特朗普总统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争中再次成为焦点。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因相互施加的关税而愈加紧张,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日前决定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从84%上调至125%。此举是对特朗普振奋人心的关税政策的直接回应,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中国财政部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的关税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实质经济意义的数字游戏。财政部补充道:“如果美国继续其关税政策,中国将会强势回应,并毫不犹豫。”此番表态显示中国在面对美国施压时,将采取强硬的立场。
随着美国政府采取加征关税的措施,两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全球市场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尽管特朗普曾向75个国家暂停关税,希望能为贸易谈判赢得时间,但中国的反击却令局势更加复杂。特朗普和其内阁成员不断向市场传达信心,声称他们在与中国达成一致方面“会有所作为”。 为了缓解投资者的忧虑,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他对在“暂停”期结束后,能达到较高的确定性感到乐观。尽管如此,现阶段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基础关税已提升至145%,这一数据显示了当前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 随着中国的反制措施生效,许多国内企业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以汽车制造商沃尔沃为例,该公司正面临着由于关税而导致的进口成本大幅上升。沃尔沃首席执行官指出,公司的目标是将更多生产移至美国,但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实现。如此长的时间周期,将对企业的战略计划造成干扰。 此外,消费者的信心也因关税的问题而受到打击。据最新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在4月份显著恶化,尽管这一变化发生在特朗普宣布部分关税“暂停”之前,但市场反应依然显示出关税对民众心理与消费的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此前,随着市场波动,一些共和党成员开始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达不满,许多人认为现有的关税措施难以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造成经济的自我引爆。特朗普在白宫的讲话中提到,他并没有关注市场的反应,但财政部长则在场外为特朗普的政策辩护,称正寻求与各国达成更好的协议。 在国际层面,泰国财政部长宣布将削减对美国玉米进口的关税,显示出全球贸易环境正在不断变化。印度与美国也在达成部分贸易协议的框架,双方期望在未来90天内达成互利协议,这样的举措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贸易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应对变局,电子产品制造商安克(Anker)已开始提高其在亚马逊平台上部分产品的价格,这表明,由于关税上升,部分成本可能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特斯拉则因关税上涨而停止了美国制造Model S与Model X车辆在中国的订单,显示关税对跨国公司的直接影响。
面对愈加复杂的国际贸易局面,特朗普政府的策略仍在调整中。虽然部分关税采取了暂停政策,但中国的强硬反击表明,双方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达成共识。经济学家警告,持续的关税政策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未来的经济走向令人担忧。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各方不仅要关注美国和中国的局势变化,也要留意其他国家在此背景下的贸易政策调整。未来90天将是关键的谈判期,双方能否在对话中找到解决方案,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