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布恩在2024年9月7日的选举中成功连任,官方结果显示他获得了84.3%的选票。尽管这一结果看似令人瞩目,但选举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却遭到广泛质疑,尤其是反对派对于投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和违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此次总统选举是在阿尔及利亚政治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进行的。自2019年特布恩首次当选以来,阿尔及利亚经历了一系列亲民主抗议活动,尤其是“希拉克”(Hirak)运动的兴起,这一运动反对腐败和要求政治改革。尽管特布恩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承诺进行改革,但许多民众对这些承诺的落实情况表示失望。 选举的初步结果在9月8日公布,显示特布恩的支持率接近95%。
然而,这一结果引发了反对派候选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温和伊斯兰主义党派“和平社会运动”主席阿卜杜拉利·哈萨尼(Abdelaali Hassani)和中左翼“社会主义力量前线”主席优素福·奥库希(Youcef Aouchiche)相继对选举结果提出质疑,并向宪法法院提出上诉。 最终,宪法法院确认特布恩获得84.3%的选票,哈萨尼和奥库希的支持率分别为9.56%和6.14%。这一官方结果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特布恩的胜利,但也没有消除公众对选举过程的质疑。反对派认为,选票的统计和投票的透明性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甚至在选举期间,他们共同发布了声明,指出选举管理局(ANIE)的结果中存在“模糊和矛盾”,并希望向公众说明这一问题。 根据选举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在注册的2400万名选民中,只有46.1%参与了投票。这一投票率不仅反映了阿尔及利亚选民对选举过程的不信任,也暴露了特布恩政府在撼动社会底层信任及参与度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尽管特布恩在过去的任期中曾声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薪资,但许多阿尔及利亚民众依然感受到生活的压力。阿尔及利亚的经济严重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这使得经济的多元化改革成为政策制定者亟待解决的任务。但在疫情冲击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背景下,经济回暖的前景依然不明。 在连任后的挑战中,特布恩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人权和政治自由的质疑。国际特赦组织等人权机构指责阿尔及利亚当局在维权方面采取了零容忍态度,限制了公民社会的空间,打压了异议声音。特布恩政府的持续镇压行为使得原本预测的选举参选率受到打击,也让有意参与政治的年轻人感到迷茫。
在投票结束后的几天内,特布恩在媒体上发表讲话,承诺会认真倾听选民的声音,并致力于改善国家的治理结构。他强调,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正常的总统”,而不是一位“低选票总统”。这一言论反映出他对投票率的高度重视,也暗示着他希望通过建立更为广泛的政治共识来提升自己的合法性。 然而,选民显然并不买账。越来越多的人对现有政治体系感到失望,认为现任政府没有能力解决国家面临的实际问题。尽管特布恩在经济上宣称有所成就,但在腐败和社会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恢复民众的信任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特布恩的连任标志着阿尔及利亚在政治转型中的一次重要节点,然而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期望却犹如一座高耸的山峰等待攀登。他的未来将取决于他能否在任期内采取有效措施回应民众的关切,实现真正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 过去几年来,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抗争精神依然没有减弱。许多年轻人和活跃分子仍在继续推动社会变革,寻求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环境。即便特布恩在选举中获得了连任,反对派的声音依然在继续发酵,社会对民主、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渴望未曾熄灭。 在未来的日子里,特布恩不得不面对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而他是否能够打破僵局,开启一条回应民众期待的道路,将是他能否成功连任的关键所在。
阿尔及利亚的未来将取决于这位总统以及他如何对待这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