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税收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跨国企业日益壮大的背景下。以科技巨头为代表的大型跨国公司常常利用各国税收制度的漏洞,将巨额利润转移至低税率甚至零税率的国家,从而极大地降低实际税负。而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凭借强硬的税收政策,成功为其背后的科技富豪们谋取了更多的财富增长机会。特朗普通过一系列税务行政命令和协定谈判,促使全球税收规则发生戏剧性调整,形成了对美国科技巨头极为有利的局面。支持特朗普竞选的科技亿万富翁,如埃隆·马斯克、杰夫·贝索斯、马克·扎克伯格和桑达尔·皮查伊,成为这一政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尽管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倡导的对跨国企业最低税率的统一努力逐步推进,但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却宣布退出该项全球协调行动。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还促使相关国家,尤其是七国集团(G7),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弃计划中的统一最低15%的企业税率。这一改变从根本上削弱了全球对科技巨头跨国避税行为的遏制力度,为美国科技巨头更方便地利用跨国利润转移和避税结构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丰富国家中,跨国企业长期以来的税收问题一直颇具争议。例如,石油巨头雪佛龙在2021年创纪录地仅缴纳了30美元的税金,营业收入却高达92亿美元,这引发了公众和政府的不满。而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其避税策略更为老练,依托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和知识产权布局,将利润大量转移到如爱尔兰、荷兰及新加坡等低税率或避税天堂。以亚马逊为例,2018年其在澳大利亚的销售额超过10亿澳元,但缴纳的税款仅有2000万澳元。
虽然近年来亚马逊的税收贡献有所增加,但其依然利用新加坡作为大量利润的申报地。这种做法使得澳大利亚本土税基受到侵蚀,间接影响了公共财政和社会福利的持续发展。特朗普政府的不计后果地放松对全球税收协调的支持,实质上让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更大挑战。澳大利亚养老基金(超级基金)等重要机构持有大量美国市场的投资,如若美国推行报复性税收措施,可能会对这些基金的回报造成重大冲击,进而影响千千万万澳洲人的退休生活保障。庆幸的是,由于特朗普策略中的一项重要条款被搁置,这些潜在的报复性税收暂时得以避免。然而,这一妥协同时暴露出美国正利用其经济实力,以税收作为政治筹码,通过威胁其他国家放弃对美国跨国企业的税收,换取对自家企业的优惠。
特朗普的“强硬”谈判风格使全球税收协议陷入紧张局势,极大地挑战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道德基础和制度稳定。支持者认为,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美国企业的利益,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但批评声音普遍指出,这实际上是对全球税收公平原则的一种破坏,加剧全球财富分配的不均。科技亿万富翁借助特朗普的税收优待,不仅财富迅速膨胀,更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全球商业格局中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收入遭受流失,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社会不满情绪加剧。面对这一局面,国际社会如何重新调整全球税收合作框架,恢复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必须在保护本国税基和参与国际税改之间找到平衡点。
投资者也需密切关注国际税收政策动态,及时调整投资布局,以规避潜在风险。总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强硬税收策略不仅深刻影响了美国科技巨头的财富积累,也对全球税收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科技领域的超级富豪们凭借制度裂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益,而其他国家则在应对这种不对等竞争压力中寻求自身的战略突破。未来,全球税收合作的重建和完善,将是实现经济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