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同时表示今年内仍计划至少两次降息,尽管越来越多的政策制定者预计降息次数将减少。美联储同时发布了最新的季度经济预测,展望了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信号和经济预判。 首先,美联储表示,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慢于之前的预期。经济增速放缓反映了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以及内部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调整。美联储预测,今年及明年的经济增长将低于三个月前的预估值,这种保守预期显示出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 其次,关于就业方面,美联储预计失业率将有所上升,今年年底可能升至4.4%。
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度有所缓解,但也暗示经济活动的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放缓。 通胀方面,美联储预计今年通胀率将从当前的2.5%略升至2.7%,高于其2%的长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通胀攀升部分受到美国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影响。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成本,推动了物价上涨,延缓了通胀回归目标的进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关税带来的进口物价上涨是当前通胀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货币政策上,美联储选择暂时按兵不动,将利率维持在约4.3%的水平,同时放慢了缩减国债持有规模的速度。
缩表速度由每月允许到期国债减少25亿美元调整为仅5亿美元,使得联储实际上增加再投资力度,以保持长期利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这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并支持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联储当前面临的政策困境也体现了“滞涨”风险的加大。高通胀和增长放缓并存,令货币政策的调节空间变窄。若持续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可能需要维持甚至提升利率以抑制物价上涨;而面对增长放缓和就业压力,又有迫切需求通过降息刺激经济,两难境地令未来政策走向更具不确定性。 此外,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公众的通胀预期。近期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对未来物价上涨的担忧有所加剧,如果通胀预期持续提升,将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提前购买,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稳定通胀预期是美联储当前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消费市场角度来看,受通胀预期上升影响,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零售销售增长趋于缓慢。高端和大众消费品零售商均表示,价格上涨预期正在抑制部分购买欲望。同时,房屋建筑和装修材料成本上升,也对相关行业产生压力,部分消费者可能推迟购房和装修计划,拖累了房地产市场的动力。 多家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例如,巴克莱银行将增长预期从2.5%下调至仅0.7%;高盛则预测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将由目前的2.6%升至3%。
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普遍对经济前景保持谨慎态度。 综合来看,美联储此次决策体现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谨慎审视。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贸易政策摩擦导致的成本上升、全球增长放缓的外部压力以及内部需求调整等多重因素。美联储通过保持利率稳定和调整缩表力度,试图在抑制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未来几个月,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通胀数据、就业市场表现以及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合理调整资产配置以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
企业和消费者也应警惕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合理规划财务安排,适应可能的经济调整。 总之,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并释放出降息信号,反映出其在复杂多变经济环境中的政策权衡。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压力并存,加大了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理解美联储的政策逻辑和经济预测,有助于公众、企业和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积极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