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于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而言是一个转折年。这位执政不足一年的总统已经实现了多项重大成就,包括消除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拉近官方汇率与平行汇率之间的差距,并实施了本世纪最为激进的自由化与放松管制的政策。尽管经济在2024年预计收缩了3.5%,而贫困率一度超过50%,米莱的支持率依然保持在50%左右,这一现象引发诸多讨论。 2025年,米莱政府将面临两项关键挑战,这将决定其经济稳定计划的可持续性。首先,10月即将举行的中期选举将成为对米莱政治实力的考验。阿根廷国会下议院一半的席位及三分之一的参议院席位即将更新,结果至关重要。
目前,米莱所属的“自由进步党”在国会中的代表性较弱。若能在选举中获得良好表现,这将为米莱在2027年总统选举铺平道路,不仅会加强政局稳定,还会提升市场对经济的乐观预期,为未来的改革打下基础。 然而,米莱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则是阿根廷比索的高估。过去一年,阿根廷年通货膨胀率达117%,但比索贬值却不足30%,保持了数十年来的强势水平。这一高估显著威胁到米莱以汇率为基础的稳定计划,特别是考虑到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处于负值状态,以及国际储备的不稳定增加。虽然米莱的经济团队认为,政府的结构改革与逐步改善的能源平衡为比索强势提供了基础,但这种看法遭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质疑。
历史上,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基于汇率的稳定措施时,常常伴随着类似的高估情况,这最终导致了外部失衡与金融脆弱。例如,墨西哥的龙舌兰危机、阿根廷的多次汇率稳定尝试,以及智利1982年的货币危机,都是这样的案例。虽然这些国家在汇率强势的过程中也能提出结构改革的有利依据,但最终的生产率增长往往无法支撑汇率的长期承诺。 针对这一挑战,米莱的经济团队正在优先考虑降低通胀、保持汇率稳定及确保选举成功。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政府将采取措施来减缓比索贬值的速度,尽管这种做法可能加剧外汇储备和汇率高估的问题。最近,阿根廷政府宣布将汇率的爬升速度减半,试图加速降低通胀,并向关心物价上涨的选民传达积极信号。
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谈判时,阿根廷的财务状况越发棘手。此前签署的两项协议已在各自的经济环境下产生了效果,米莱的政府继承了前任的协议,但如今国家亟需第三项IMF计划。这不仅是为了再融资未来几年的债务,更是为了获取新的资金,增强外汇储备。然而,谈判中,阿根廷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汇率与利率政策未能产生足够的储备积累,以及国会对米莱政府预算的支持缺乏。 顺利的中期选举结果可能缓解国会对政府预算支持不足的困境。然而,汇率的高估则需要更为细致的政策调整,这可能会危及米莱的选举前景。
IMF的贷款旨在提供大量资金,以减轻即将到来的汇率调整风险,但如果在临近选举前改变政策,可能会引起暂时性的通货膨胀上升,从而影响米莱的连任。 在与IMF的谈判中,阿根廷可能会采取三种策略:首先,避免很可能在选举年前引发政治成本的汇率和利率条件,以此寻求国际市场融资。第二,IMF或许会接受阿根廷对其汇率高估的质疑,批准一项新的计划,并提供重要的资金资源。第三,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采用分阶段的方法,首先通过一项临时性的合约提供短期支持,待选举之后再推出一个更为全面的项目。 米莱的挑战不仅在于处理这些复杂的经济与政治问题,更是如何在尽可能得到选民支持的同时,推进必要的经济改革。2025年将是阿根廷历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年份,成功的治理政策将极大影响米莱的政治前景及阿根廷的经济未来。
在此背景下,米莱与IMF的关系、选举结果以及政策执行力度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在选票与经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将是米莱总统在2025年以及其今后历程中必须处理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