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 cryptocurrency(加密货币)诈骗案件频频发生。最近,OpenAI的一些社交媒体账户也成为了诈骗者的目标。根据最新报道,OpenAI的官方新闻账户在社交平台X上被黑客攻破,二维码诈骗活动再度浮出水面。 此次事件发生在9月24日,OpenAI最近创建的新闻办公室账户(OpenAI Newsroom)在X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关于新推出的OpenAI品牌区块链代币“$OPENAI”的消息。文章声称,所有OpenAI的用户都有资格领取该代币的初始供应量,并暗示持有该代币将使他们能够访问未来的所有Beta程序。然而,显而易见的是,$OPENAI并不存在,这则消息也不过是诈骗者的又一场阴谋。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条信息还附带了一个链接,指向一个模仿OpenAI官方网站的钓鱼网站,网址却是“token-openai.com”,显然是一个假冒网站。该网站上显眼地设置了一个“CLAIM $OPENAI”的按钮,诱使不明真相的用户连接他们的加密货币钱包,目的是窃取这些用户的登录凭据。很快,这一恶意声明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该事件报道时,恶意的账号指定的帖子和假冒网站仍然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该帖子下还有一条回复声称将在未来一周提供关于代币的“更多信息”。同时,帖子下方的评论功能被关闭,使得骗局看上去更加隐蔽,增加了用户误信的可能性。 OpenAI并不是第一家遭遇此类黑客攻击的企业。
早在2023年6月,OpenAI的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的账号就曾发布过类似的恶意信息,推广虚假的$OPENAI加密代币。而就在三个月前,OpenAI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和研究者Jason Wei的账户也被劫持,用于发布与此次事件完全一致的诈骗帖子。 该事件未免让人想起其他高调的社交媒体黑客事件。2020年,苹果、埃隆·马斯克和乔·拜登等名人的社交媒体账户也曾遭到攻击,发布了一个比特币钱包地址,声称任何支付到该地址的金额都会被双倍返还。这一事件引发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恐慌,最终导致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根据联邦调查局的统计,2023年,美国人因加密货币诈骗损失高达56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45%。
而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数据,2024年可能会面临更糟糕的形势,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超过5万起诈骗被报告,消费者损失近25亿美元。这一连串的诈骗事件不仅影响了个人用户的财产安全,也让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频发的网络攻击,社交平台和涉事企业应当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许多用户可能对这些假冒网站缺乏足够的警惕性,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显得不够。因此,在遇到任何有关加密货币的消息时,用户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轻易链接不明的外部网站,不轻信网络上的任何投资承诺。 OpenAI的案例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作为用户,我们应该定期更新密码,启用双重身份验证,保持对可疑链接和邮件的警惕性。这些都是保护我们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 此外,社交平台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机构也应加大力度打击网络诈骗,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政策,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才能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总而言之,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不断扩张,诈骗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用户、企业和监管机构需共同引起重视,提升警惕,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中有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让每个用户都能放心使用各种数字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