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经济的走势引发了广泛关注,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成为焦点。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2025年6月公开表达了他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强烈不满,直言不讳地警告联储若不降息,他可能会“采取行动”。这一表态不仅加剧了外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关注,也引发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诸多猜测。多年来,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着调控通胀、维持就业和促进经济稳定的重任。利率政策一直是其核心工具,通过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货币流通。然而,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债务压力,特朗普及其团队多次呼吁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减轻联邦政府的借贷成本和刺激经济活力。
特朗普特别强调,若美联储仅降息一个百分点,每年将节省3000亿美元的利息支出;若降息两个百分点,节省金额则高达6000亿美元。这样的成本节省对于美国财政状况和市场投资信心具有重要影响。特朗普的声音得到了部分政府官员的响应,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以及副总统JD·范斯均公开批评美联储当前的政策,称其为“货币失策”。这种政府内部协调的施压反映了执政团队对于货币政策方向的迫切期待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尽管如此,鲍威尔与美联储内部依然展现出较强的政策独立性。虽然特朗普多次称鲍威尔为“迟钝”,质疑其政策时机,但并未明确表达要解雇他的意图。
不过,特朗普表示如果美联储继续拒绝降息,他可能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这一模糊的威胁引发了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投资者担心政治干预可能扰乱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鲍威尔现任联储主席任期至2026年5月,特朗普已暗示可能会很快决定下一任主席人选,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法律层面上,虽然总统具有一定的权力罢免联储主席,哈佛法学教授指出,这一权力受到“有正当理由”的限制。过去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强化了独立监管机构在法律上的保护,特别是针对联储这样关键经济机构的领导层。然而,近期法院态度有所变化,部分保守派大法官可能倾向于赋予总统更大的权力,这或许会在未来改变联储主席的独立性格局。
即便如此,市场动态成为了联储主席职位保护的更强盾牌。任何针对鲍威尔的解职行为,很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长短期利率同时飙升,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和政府融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一直致力于保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因为这是市场融资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近期美国部分经济数据呈现积极迹象,通胀出现缓解,能源价格下降,令特朗普有理由相信降息更具合理性。通胀压力的缓解部分源于特朗普推行的“钻探、婴儿钻探”政策,推动国内能源产量提升,降低了能源和生产价格指数。这一系列利好因素为特朗普加大对美联储的压力提供了经济基础。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已累计实施十次降息,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类似的经济环境和通胀走势下,欧洲采取了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美联储却保持政策紧缩,成为特朗普批评的一个重要角度。美联储独立性的争论由此被推向风口浪尖。历史上,美联储成立于1913年,宗旨即是维护金融稳定和控制通胀,远离短期政治干预被视为其核心优势。特朗普时期的公开施压揭示了执政者在经济政治利益驱动下,如何挑战这一独立权威。针对特朗普宣称若美联储不降息,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言论,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是政治策略,更是展示其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展示经济领导力的手段。
交易者和投资者需谨慎解读,不能简单将言论视为政策变动的先兆。美国金融市场正处于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通胀数据、能源政策和债务压力相互交织,令美联储的政策决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鲍威尔如何平衡市场期待、政府压力与实际经济状况,成为关注焦点。美国联邦政府庞大的短期债务负担加剧了特朗普政府敦促降息的动力。自拜登政府批准的债务规模激增以来,联邦财政压力明显提升,降低借款成本成为政策优先事项。特朗普强调当前的利率水平“过高”,拖累经济发展,也增加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
总结来看,特朗普针对美联储降息的公开呼吁和对鲍威尔的严厉批评,反映了美国政治生态中货币政策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复杂博弈。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其在法律和市场监管中的地位虽面临挑战,依然发挥着稳定经济和货币体系的重要角色。未来数月,从鲍威尔的政策走向、美联储策略调整到金融市场的反应,都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及公众需保持敏感观察,审慎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