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2025年加密货币盗窃案激增,国家支持黑客攻击导致损失达21亿美元

比特币
Crypto heists reach $2.1B so far in 2025 as state-backed hackers ramp up attacks

2025年上半年,加密货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盗窃金额飙升至21亿美元。随着国家背景黑客的攻击频率和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基础设施漏洞暴露无遗,给投资者和平台带来巨大风险。本文深入探讨当前加密货币盗窃趋势、背后的黑客手法以及未来风险防范策略。

2025年上半年,加密货币行业遭受了大规模的安全挑战,盗窃金额高达21亿美元,创下近年来的新高。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TRM Labs的最新报告,这一数字相比2022年同期的20亿美元增长了约10%,几乎追平了2024年全年总盗窃额22亿美元的水平。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加密货币领域安全形势的严峻,也凸显出国家支持的黑客组织在暗地里的活跃和影響力的加深。 在所有被盗事件中,一起发生在2月份的Bybit交易所遭受的1.5亿美元攻击,占据了整个上半年盗窃金额的近70%。Bybit作为一家知名的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平台,其被入侵事件震动了整个行业,暴露了加密生态系统内基础设施存在的严重安全漏洞。尽管如此,除Bybit事件外,1月、4月、5月和6月每个月的单笔盗窃损失均超过1亿美元,显示出攻击的普遍性和频繁性。

TRM Labs的分析还表明,攻击规模在不断增大。2025年上半年的平均盗窃金额接近3000万美元,是去年同期1500万美元的两倍。这种增长不仅与少数大型事件有关,更反映了黑客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对复杂数字资产系统结构的深入了解。 基础设施漏洞成为黑客主要下手目标。报告指出,超过80%的被盗资金源于核心账户私钥被窃取、助记词泄露以及前端界面被篡改等手段。这些攻击方式通常利用了平台内部管理的信任缺口和安全机制缺失,令犯罪分子能够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转移数额巨大的资产。

与此同时,去中心化金融(DeFi)智能合约也未能幸免。约12%的攻击利用了智能合约中的逻辑漏洞,如重入漏洞和闪电贷操纵,尽管很多代码经过多次审计,但复杂的金融操作环境依然存在风险。这提醒业界,无论技术多么先进,安全防护都需不断升级和完善。 国家支持的黑客集团在本轮加密货币盗窃浪潮中飙升成为主角,尤其以朝鲜相关黑客集团最为活跃。TRM Labs报告显示,北朝鲜黑客团队几乎占据了2025年上半年盗窃总金额的超过三分之二,约16亿美元,其中就包括了Bybit的攻击事件。朝鲜利用盗窃加密货币来支持其军事、核计划和规避国际制裁的战略,这种行为不仅是金融犯罪,更涉及全球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

不仅如此,其他国家支持的黑客活动也日益频繁出现。2025年6月,一起与以色列有关的黑客组织“Gonjeshke Darande”被指向伊朗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Nobitex发起攻击,窃取逾9000万美元。该次攻击的动机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目的是通过破坏伊朗突破金融限制的渠道,传递一定的战略信息。该事件中,盗窃资金被转向无法利用的区块链地址,显示这一行动更像是政治宣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诈骗。 加密货币盗窃事件的激增引发了行业对安全机制和监管环境的深刻反思。黑客不断升级的攻击手法暴露出市场诸多结构性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私钥管理安全策略、前端系统安全防护薄弱及智能合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

尤其在DeFi领域,项目方对代码漏洞的防范尚未形成完善体系,极端金融操作复杂性增加更使得风险难以全面识别和控制。 在监管方面,全球范围内加速加强对加密资产交易和托管平台的监管要求,旨在堵塞犯罪活动的入口并提升资金流动透明度。各国执法机关与区块链安全公司合作愈加紧密,利用链上溯源技术追踪资金流向,提升对黑客攻击和非法资金洗钱行为的打击力度。然而,对于复杂的跨国数字资产网络和匿名交易链条来说,监管和执法仍面临巨大挑战。 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需要认识到,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安全风险也在同步增长。从个人层面,妥善保护私钥、使用多重签名钱包以及选择具备健全安全体系的交易所成为防范盗窃的基础。

机构方面,强化内部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的威胁监测系统以及持续进行安全审计仍是行业提升信任和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展望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生态的不断进化,安全态势也将经历反复探索和调整。技术创新如多方计算(MPC)、零知识证明(ZKP)等或许能帮助弥补现有安全缺陷。同时,跨行业、跨国界的合作也将在打击和预防加密资产盗窃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密领域的每一次安全裂缝,既是警醒也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唯有在技术、监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整个生态才能迈向更加稳健和可信的未来。 2025年上半年的加密货币盗窃案件无疑为行业敲响警钟,在国家支持的黑客加剧威胁的背景下,数字资产安全问题已不再是单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全球安全与政治安全的复杂挑战。

加强安全意识、完善技术手段,以及推动跨国法规协作,成为确保加密货币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创新与自由精神。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Jefferson Capital, existing shareholders raise $150 million in US IPO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3分57秒 杰斐逊资本在美股IPO成功募资1.5亿美元,开启扩展新篇章

杰斐逊资本通过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成功筹集1.5亿美元,展现了其在不良债务管理领域的强劲市场地位和未来增长潜力。此次IPO不仅巩固了公司在北美及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吸引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Business Case for Agentic AI SOC Analysts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4分49秒 智能时代的安全运营新变革:深度解读Agentic AI SOC分析师的商业价值

本文深入探讨了Agentic AI SOC分析师在当今安全运营中心(SOC)中的关键作用,解析其如何帮助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安全响应,同时缓解安全人才短缺的困境,提升整体安全运营效能。

Chinese Group Silver Fox Uses Fake Websites to Deliver Sainbox RAT and Hidden Rootkit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5分44秒 银狐组织利用假冒网站传播Sainbox远控木马与隐藏型Rootkit威胁

近期安全研究发现,中国黑客组织银狐通过伪装成知名软件的钓鱼网站传播Sainbox远控木马和开源隐藏型Rootkit,针对中文用户发动高隐蔽性网络攻击。本文深入解析该攻击手法、恶意软件功能及防护建议,帮助用户识别和防范新兴威胁。

Bogong moths use a stellar compass for long-distance navigation at night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7分06秒 澳洲博贡飞蛾夜间远程迁徙揭秘:如何利用星空导航实现千公里航程

澳洲特有的博贡飞蛾通过星空和地磁场双重罗盘系统,在夜晚完成长达千公里的惊人迁徙。这种独特的导航机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昆虫迁徙的认知,也揭示了自然界夜间导航的神秘奥秘。本文深入解析博贡飞蛾的迁徙行为、生理机制及其大脑中的星空导航神经元,为理解夜间动物定向导航提供崭新视角。

LispmFPGA: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to create a small Lisp-Machine in an FPGA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7分56秒 探索LispmFPGA项目:在FPGA上构建小型Lisp计算机的创新之路

LispmFPGA项目致力于在FPGA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一台小型的Lisp计算机。项目融合了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采用Verilog语言定义硬件、编写基于Lisp的系统软件,推动了Lisp计算机的发展与硬件实现方案的创新。本文全面解析了项目背景、设计理念、技术细节及未来展望,适合FPGA爱好者和Lisp开发者深入了解这一前沿交叉领域。

Bcachefs Changes Merged into Linux 6.16, for 6.17: "We'll Be Parting Ways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9分06秒 Bcachefs融入Linux 6.16内核,6.17版本面临未来走向挑战

随着Bcachefs文件系统的最新改动被合并进Linux 6.16内核,Linux社区迎来了关于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讨论和争议。本文深入分析Bcachefs的最新变化、合并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即将到来的Linux 6.17版本中该文件系统可能面临的“分道扬镳”局面。

Top SSO Providers
2025年09月25号 17点19分55秒 探索顶级单点登录(SSO)提供商及其在数字身份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时代,单点登录(SSO)作为提升用户体验和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工具,正被广泛采用。本文深入探讨了市场上领先的SSO提供商,分析它们的关键特点和优势,帮助企业和开发者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