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截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中上涨了3.6%,较5月份的3.4%有所提升,创下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高年度通胀水平。这一数据超出了大部分市场预测,令公众对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感到担忧,同时也增加了英国央行在调整利率政策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胀的攀升主要由食品、交通和住房成本的上涨推动,这些基本生活开支的压力持续加重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 食品价格持续攀升是推动通胀的核心因素之一。根据最新统计,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的价格年涨幅达到4.5%,为2024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生活必须品如面包、肉类、牛奶、奶酪和鸡蛋的价格上涨幅度显著,这与全球供应链紧张、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以及气候变化对粮食产出的影响息息相关。
消费者在超市结账时明显感受到物价的攀升,导致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增加,加剧了民众的经济压力。 交通成本的上升同样不容忽视。尽管机动车燃料价格在2025年6月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去年同期温和,导致运输费用持续上扬。此外,机票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创下自2018年以来六月的最大升幅,反映出国际和国内航空旅行需求的回暖和燃油成本的推高。铁路票价也呈现上扬趋势,进一步加重了通勤族和普通民众的财政负担。这些交通费用的上升成为影响整体通胀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旅游业、物流业以及百姓出行成本。
住房成本虽有轻微缓和,但依然居高不下。2025年6月,房主自住成本年涨幅为6.4%,虽较5月份的6.7%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住房和家庭服务费用对整个CPIH(包含住房费用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贡献了接近两个百分点,成为推动通胀的最大单项。房租上涨、维修费用和物业管理费高企,令家庭支出持续上涨。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经济活跃地区,住房市场的紧张状况使房价居高不下,给年轻人和低收入群体带来沉重负担。 除食品、交通和住房外,核心服务价格的上涨也反映了国内经济的价格压力。
剔除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后的核心服务通胀率维持在约4.7%,说明传统服务行业如医疗、教育和娱乐等领域的价格依然呈现坚挺态势。高通胀环境下,企业面临成本增加,将一定压力转嫁给消费者,推动整体物价水平维持较高增长。 这一轮通胀的背景来源复杂。自2021年底以来,英国通胀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脱欧带来的供应链调整以及全球能源价格波动的共同影响。尽管当前的3.6%大幅低于2022年底触及的11.1%峰值,但仍远高于英国央行设定的2%目标。近期政府采取的预算和税收措施,如增加雇主国民保险缴费,也加重了企业和家庭的财务负担,进一步推高生活成本。
对于英国央行而言,如何应对局势成为当下重大挑战。自2024年8月以来,英国央行已累计下调了四次利率,试图刺激经济增长。但近期通胀数据的回升可能迫使央行在即将到来的8月7日会议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继续降息可能加剧通胀压力,而加息则可能抑制经济复苏,政策制定者需在支持经济与控制物价之间谨慎权衡。此外,通胀预期的稳定也成为关注重点,避免形成“价格螺旋”现象是关键目标。 对普通家庭而言,高通胀意味着购买力持续被蚕食。
食品、交通和住房成本的上涨使得许多人不得不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非必需支出,谨慎理财。低收入群体和养老金领取者尤其受到冲击,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加大。社会对政府和相关机构呼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和保障措施,以缓解通胀带来的压力。 展望未来,通胀预计将在今年秋季达到3.7%的峰值,随后在2026年逐步回落。但具体路径依赖于全球经济形势、能源价格走势以及英国国内政策的调整。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否、供应链的顺畅恢复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产出的持续影响,均将成为关键变量。
同时,政府将可能采取更多财政和社会保障措施,以遏制家庭成本的不断攀升。 英国当前的高通胀环境不仅是经济数字的波动,更是影响全国民众生活的深刻问题。食品价格上涨、交通费用增加以及住房成本居高不下,正在塑造未来数年的经济与社会格局。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家庭都需理性应对,寻找平衡发展与民生保障的有效路径。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提醒我们,经济复苏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需要各方的紧密合作与务实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