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的移民政策经历了诸多变动,特别是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多项人道主义移民项目被终止,导致众多依赖这些政策合法在美工作的移民失去了工作许可,面对失业的困境。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庞大的仓库体系依赖大量移民劳动力。近期,因联邦移民政策的突然转变,许多亚马逊仓库员工被迫离职,这不仅暴露了移民劳动力依赖的脆弱性,也揭示了政策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冲击。很多来自海地、委内瑞拉、古巴和尼加拉瓜等国家的仓库工作人员,曾通过人道主义暂缓遣返项目获得在美工作的合法身份,这些项目原本由拜登政府延续和实施保障。然而特朗普时期的行政措施取消了相关人道主义项目,导致部分原享有临时工作许可的移民员工无法通过更新工作许可证继续留任亚马逊。报道显示,2025年6月底起,亚马逊开始要求这些员工提交新的工作许可文件,未能及时提供者被迫停薪留职,随后被解雇。
该现象不仅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IND8仓库中明显,其他城市仓库亦出现类似情况。作为以仓库劳动力为核心得营业务支撑的企业,亚马逊对这些移民员工高度依赖。数据显示,亚马逊全球拥有超过150万员工,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仓储和物流岗位。在美国市场,亚马逊甚至是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用工企业。过去几年,亚马逊曾明确提出计划,以雇佣数千名难民及被迫流离失所的人员为目标,希望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同时缓解部分岗位劳动力短缺。尽管如此,新移民政策的收紧令亚马逊面临劳动力紧张、运营成本增加等挑战。
亚马逊官方发言人曾表示,企业严格遵守移民法规,“积极支持因政府政策变动而受影响的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及心理辅导服务。”然而对于失去工作许可的员工而言,现实远比企业声明复杂。以海地籍员工达夫妮·波图为例,她于2023年抵美,在印第安纳州亚马逊退货中心工作。因人道主义暂缓遣返项目被终止,她于2025年6月28日离开岗位。她正在尝试以配偶签证身份留在美国,但面临的租房压力和签证费用让家庭生活充满不确定。她的丈夫克里斯托弗·文森特坦言:“我们已经合法工作和缴税多年,却面临政策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恐惧。
”这反映出许多移民员工尽管遵守法规,仍成为政治变动的“无辜受害者”。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特拉华州的克里斯托弗·卢宾,一名海地移民和亚马逊仓库员工,他同样因身份问题失去工作。他强调,“我们没有欺诈,我们遵纪守法,只求安稳生活。”美国国土安全部基于对海地国家安全和安全状况的评估,裁定相关移民项目终止,认为海地局势已有所改善,适合遣返回国。然而联合国与多个人权组织的报告显示,海地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暴力袭击和帮派活动严重威胁民众安全。许多移民担忧被遣返将面临生命危险。
法庭也相继发出裁决,阻止立刻终止某些临时保护身份项目,体现司法层面对行政政策的制衡。政策调整的影响不仅限制于单个企业,而是波及整个劳动力市场。沃尔玛、迪士尼等其他大型私营企业也陆续被迫解雇因手续问题无法更新工作许可的员工。对于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而言,政策的不确定性带来招聘难度加剧,甚至影响产品供应链和服务效率。亚马逊对业务季节性周期尤其敏感,每年黑色星期五和Prime Day等促销大促期仓库员工需求激增,解雇员工恰逢业务繁忙时期,可能导致运营受阻。除雇主困境外,失业移民员工面临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无证身份可能遭遇遣返风险,家庭团聚受到阻碍,心理健康及生活稳定性受损。
这些移民不仅是经济贡献者,也是社区的组成部分,他们参与纳税,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政策的忽然更改使他们陷入身份不稳定的漩涡,连带引发广泛社会共情与争议。展望未来,移民政策的争论仍将持续。回归合法渠道保障合法工作的移民权益、平衡安全与人道主义需求,将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课题。企业层面,则需调整招聘策略,强化合规管理,同时在员工支持体系上加大投入,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职业转型指导。大众和媒体关注也促使政策透明度提高,推动更为多元和包容的制度设计。
综合而言,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导致的亚马逊员工失业事件,呈现了移民政策变革对企业运营和移民生活的连锁反应。如何在保护国家利益与尊重移民群体权益之间取得平衡,成为美国社会亟待解决的复杂课题。移民劳动力作为美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影响着国家经济活力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