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引发了广泛关注,而最近该国一位议员提出的设想——建立一所“国家加密货币银行”,更是引起了媒体和业界的热议。该提议旨在为哈萨克斯坦的数字资产交易和管理提供合法且受监管的平台,从而促进加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并推动国家迈入新的数字金融时代。当前,哈萨克斯坦在加密市场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监管不完善、非法交易盛行以及大量资金非法外流,制约了该国数字经济潜力的发挥。议员阿扎特·佩鲁阿舍夫(Azat Peruashev)指出,哈萨克斯坦缺乏针对加密资产的完善法律基础设施,现行政策大多带有部分禁止性,缺乏有效的国家监管机制。这不仅为地下经济注入了活力,也让大量加密交易游离在法律之外。据报道,约有90%的加密货币交易在该国属于非法状态,非法交易所和阴阳合同式的“加密方案”迅速扩大,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同时也成为逃税和犯罪活动的温床。
佩鲁阿舍夫议员警示,许多公民因为非法平台、骗局项目和诈骗活动遭受了重大损失,亟需国家层面的介入和保护。他特别强调,目前大量的加密资产以十亿坚戈计数,非法转移至海外,国家对此毫无掌控能力。这种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不仅削弱了本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削弱了国家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在此背景下,议员建议国家应当成立一所以合法身份运营的加密货币银行,承担数字资产的合法交易、托管和监管职能。该机构将成为国家在数字金融领域的中坚力量,既保障用户权益,也遏制黑色资金的流动。实际上,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开始布局加密银行和数字资产监管体系,哈萨克斯坦若能跟进此类尝试,无疑将提升本国在全球新兴金融技术中的地位。
国家银行及受监管的本地银行将参与该项目,共同推动形成安全、透明且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资产市场环境。除了佩鲁阿舍夫,哈萨克斯坦其他政界人士也积极推动加密货币政策改革。议员叶卡捷琳娜·斯米奇利奥娃(Ekaterina Smyshlyaeva)提倡个人加密交易应获得合法化,只要其在持牌平台上执行。同时,要求政府加强对加密经营者的监管力度,对涉及数字资产的刑事罪行亦需重新审视与调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今年早些时候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应扩大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加快融入全球数字经济新秩序,提升国家竞争力。全方位的监管改革和创新举措正在逐步推进,为哈萨克斯坦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哈萨克斯坦的加密货币采矿行业曾经历快速增长,尤其在能源价格较低的优势下吸引了全球矿工。然而,2022年大规模停电事件引发了政府对工业矿工的限制措施,监管趋严。尽管如此,哈萨克斯坦仍吸引着矿业巨头的关注,部分企业宣布在当地增加算力部署,显示出对其能源和政策环境的认可。哈萨克斯坦对加密交易的政策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虽然个人用户并未被全面禁止参与交易,但法规定所有加密交易必须在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内运营的平台上进行。该金融中心已吸引包括币安、Bybit等多家国际加密交易平台设立分支,提供相对合规且透明的交易环境。多样的态度和政策出台表明哈萨克斯坦正处于加密金融规范探索的关键阶段,向着更加成熟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迈进。
建立“国家加密货币银行”的呼声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该银行预计将为该国加密资产市场带来多重积极影响。首先,它将作为官方认证的数字资产托管机构,减少散户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形成的资产损失风险。其次,通过法定金融机构的介入,能有效屏蔽非法资金流动,降低洗钱等犯罪风险,让数字货币交易更加规范透明。第三,它也促进了本地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新金融产品的出现。加密货币的崛起无疑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巨大冲击,而拥有一个国家层面的数字资产银行,无疑是推动双方融合、实现良性循环的良好举措。
这不仅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同时亦是哈萨克斯坦在全球金融科技赛道上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砝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监管趋严,国家级银行的设立将成为未来监管的关键节点。哈萨克斯坦的探索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综合来看,哈萨克斯坦推行国家加密货币银行的计划,是试图破解当前数字资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缺位与管理缺失难题,旨在打造更加安全、高效、规范的数字金融生态。这一举措既是对国内非法交易乱象的回应,也是拥抱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积极信号。未来,随着政策体系完善与市场机制成熟,哈萨克斯坦将在全球数字经济地图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