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互联网流量的持续激增,海底电缆作为国际信息传输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独立性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近日宣布,将投票通过一项新规则,旨在排除中国等被认定为“外国敌对势力”控制的企业参与美国关联的海底电缆建设、运营和租赁业务,并限制使用与这些对手相关的设备。此举体现了美国政府在数字主权、网络安全和地缘政治领域的战略调整,也展示了其在维护全球通讯安全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海底互联网电缆承载着全球约99%的互联网数据流量,其稳定和安全对于推动各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等国被指控通过多种手段对这些电缆进行破坏和干扰,甚至有报告称中国开发了能够切断深海电缆的装置,能够作用于超过现有电缆最大深度的区域,显著加大了海底电缆安全面临的威胁。同样,早在2024年,俄罗斯和也门胡塞武装也被曝出参与针对关键海底电缆的攻击行动,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警惕。
美国对此的回应,除了加强法律监管外,还包括通过增加财政支持来推动海底电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网络结构的现代化和韧性提升。美国目前正在强化“拆换令”政策,要求美国电信运营商替换与中国制造商华为、中兴相关的设备,以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尽管该计划自2021年实施以来进展缓慢,但FCC主席布兰登·卡尔明确表示,将利用新措施加快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则的具体内容尚未完全公开,FCC对此方面的问题也未予以明确回应,但业界普遍认为,拟定的涵盖设备范围可能类似于此前的拆换令,严格限制被视为潜在国家安全风险的技术和产品参与到美国关键网络建设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将这次政策调整置于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语境之中,强调加强海底电缆安全是确保AI数据中心和未来技术领先地位的基础。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扩张,海底电缆所承载的流量和数据传输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则继续推动自主芯片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国内电信企业到2027年全面替换美国产芯片,强化自身供应链的独立性。这种技术自给自足的战略与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防范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两个超级大国在新一轮科技竞赛中的博弈态势。美国政府也在积极筹备相关频谱拍卖,以为拆换令和海底电缆安全改造筹集更多资金。拜登政府尚未完成这一拍卖计划,但最新的预算通过为FCC恢复拍卖活动扫清了道路,为未来投入提供了财务保障。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美国从硬件替换到整体架构升级的综合思路,力图摆脱对外部敌对势力技术的依赖,从根本上提升网络安全韧性。国际方面,瑞典等国家已采取行动,在波罗的海部署海军力量巡逻,以防范海底电缆遭受破坏,显示全球范围内对海底通讯安全的日益重视。
中国被曝不仅在本国水域内频繁进行电缆干预,还涉及海外如波罗的海等关键区域,增加了事件的复杂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基于当前形势,美国FCC的规则制定和执行将对全球海底互联网电缆安全产生深远影响。该政策不仅有助于减少被视为潜在威胁的技术进入美国管辖的海底电缆系统,有效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水平,也可能引发国际技术供应链的调整与分化。未来,随着5G、6G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普及,对海底电缆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确保这些通路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点。美国FCC此举正是为了在数字主权的框架内,构建更加安全、可控和高效的海底基础设施,迎接未来数十年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挑战。总的来看,海底互联网电缆作为全球信息时代的血脉,是维护数字经济稳定运行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通过积极政策加强监管和资金支持,消除中国等外国对手的影响,以实现海底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营。与此同时,这一政策变化也提醒全球技术供应链和国际关系的复杂交织。未来海底电缆安全管理和建设,无疑将成为数字时代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