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方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根据牛津路透新闻研究所(RISJ)2025年数字新闻报告,美国社交媒体首次超越传统电视,成为美国人获取新闻的最主要渠道。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技术发展,也折射出受众行为和信息生态的深刻调整。社交媒体新闻消费份额达到54%,略高于电视新闻的50%,同时也超过了新闻网站与应用的48%。这一数据表明,数字平台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持续上升,传统媒体正在面临严峻挑战。 社交媒体新闻崛起的背后,有多方面的推动力。
首先,社交平台具备极强的互动性和传播速度,满足了现代受众快速、高频次、个性化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通过视频、短视频、直播以及社交互动来了解时事新闻,数字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碎片化迎合了年轻人的信息消费习惯。 其次,社交媒体为内容创作者和意见领袖提供了直接触达观众的通道。一些具有强烈个人风格和观点解读的创作者,吸引了大量关注,尤其是在年轻男性及对传统主流媒体信任度较低的群体中备受欢迎。这些内容生产者通过视频、直播及社群互动塑造了全新的新闻生态,形成了区别于传统新闻机构的独特影响力,改变了新闻传播格局。 此外,美国的政治极化也加速了社交媒体新闻的扩展。
报告指出,社交平台上的政治倾向明显,某些平台如X(原推特)在管理层更迭后迅速偏向右翼,吸引了更多右派用户。受众倾向于选择与自身观点相符的新闻和信息源,导致新闻消费进一步碎片化和分化,这不仅加剧了社会对立,也影响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客观性。 视频内容的兴起是社交媒体新闻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几年,“视频化转型”在新闻业屡遭诟病,但事实证明观众对视频新闻的需求持续攀升。2021年至2025年间,美国每周至少观看新闻视频的比例从55%提升至72%,且大多数观看行为发生在社交平台上。由此可见,视频成为吸引用户的关键载体,新闻机构不得不调整内容制作策略,加大视频和多媒体内容的投入。
然而,传统新闻机构在社交平台上的适应仍存在困难。尤其是在以TikTok为代表的视频社交平台,主流新闻媒体的影响力相对较弱,更多流量被具有个性化和娱乐属性的创作者抢占。新闻机构面临如何在短视频和社交算法驱动的环境中保持专业性和公信力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与调整策略。 数字付费新闻的增长速度已有显著放缓。尽管过去十年数字订阅数量翻倍,截至2025年,美国有20%的用户为新闻付费,且在全球20个数字订阅市场成熟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付费用户比例仍在22%以下。许多用户对付费新闻持谨慎态度,尤其在经济压力和信息源繁多的情况下,免费内容依然具有极强吸引力。
这要求新闻机构在订阅产品设计、内容价值提升和用户体验方面发力,探索更多创新的付费模式与内容捆绑方案。 新闻消费的进一步碎片化表现为不同社交平台分别拥有独立且稳定的新闻受众群体。例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WhatsApp、X和TikTok六大平台均实现了超过10%的周新闻用户覆盖率。不同平台的受众属性和内容风格存在显著差异,打造了多元化的新闻生态环境。政治倾向、年龄层、地区文化对平台选择产生影响,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和信息的可信度也因此受到影响。 从地理分布来看,美国的社交新闻发展路径独具特色。
与日本、丹麦等国家社交新闻依赖度平稳不同,美国的增长速度快且幅度大。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拉丁美洲、非洲和部分亚洲国家相似的趋势,即社交媒体在高度政治极化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引导社交平台朝向更健康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成为未来的关键议题。 误导信息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愈发凸显。虽然超过三成受访者表示会通过可信新闻渠道核实信息,但受教育程度较低和经济条件较弱的人群更多表示“不知道该从何处核查”,且更依赖社交媒体的用户评论和人工智能工具。事实核查机构虽然品牌知名度有限,但在信息核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新闻生态中,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核实机制,提高公众媒介素养,是防范虚假信息扩散的重要保障。 移动设备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日益重要。报告指出,39%的美国人表示智能手机是他们早上接触新闻的首选工具,在35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57%。手机作为即时获取、定制推送和社交互动的统一平台,增强了新闻的便捷性和粘性。 播客作为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在美国尤为流行。9%的全球受访者每周收听新闻播客,而美国高达15%。
美国播客市场呈现个性化、观点鲜明的特点,诸如“每日新闻”等传统品牌与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主持人并存,播客内容逐渐视频化,YouTube成为最大分发平台。这种多样化的发布方式丰富了新闻生态,也反映出美国媒体格局的特殊性。 国际视野下,欧洲等地区的新闻消费存在差异,北欧国家数字付费更为普遍,信任度更高。菲律宾、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更偏好视频新闻,并在部分地区率先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和传播,如AI主持人、智能推送和聊天机器人辅助信息核实等。山东、挪威的数字联盟和新闻捆绑策略等创新思路,提供了新闻机构应对变革的借鉴经验。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新闻业正逐步适应新环境。
新闻机构通过创新算法、丰富产品形态,探索与社交平台的合作,以及推动新闻订阅捆绑服务,努力稳固用户基础。与此同时,加强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和核查能力,提升数字素养,成为新闻生态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 总结来看,社交媒体超越电视成为美国最大的新闻来源,是信息传播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信息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需求,也对传统新闻业提出了适应和创新的严峻考验。未来,新闻机构如何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保证信息质量,抵御分裂和虚假新闻,以及如何与用户建立更加紧密和信任的关系,将决定新闻业的发展方向。不断融合技术与内容创新,推动新闻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新闻传播使命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