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行业在过去十年经历了飞速发展,但美国现行的税收体系尚未能有效适应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特殊性质,给投资者和从业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合规压力。传统税收法规往往将数字资产归类为财产,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针对性的政策,使得资产的税务处理复杂且不确定。为解决这一困境,怀俄明州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Cynthia Lummis)于2025年7月3日单独提出了一项数字资产税收改革法案,被视为美国数字经济政策迈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卢米斯法案紧扣当前数字资产市场的实际需求,重点强调立法的前瞻性与适应性,致力于为数字资产替代传统资产类别制定明确、一致且公平的税收规则,从而消除行业内众多长期存在的盲点和争议。首先,法案对《国内税收法典》7701节进行了修订,首次引入“数字资产”的法定定义。根据该定义,数字资产是指以加密安全的分布式账本形式记录的价值数字表示,但排除了代表传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数字表现形式。
这一明确界定极大地促进了监管部门对数字资产的共识,有助于协调多个联邦机构间对资产分类的不同立场,从而为税务合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关于数字资产借贷,法案还将《国内税收法典》第1058节扩展至包括“指定资产”,涵盖了传统证券和积极交易的数字资产。此举意味着,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数字资产进行的借贷不再被视作即时的应税事件。过往的规定往往导致借贷行为被误判为资本转移,引发繁重税负,抑制市场的流动性和资本形成。新的规定将有效促进数字资产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强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法案同样将30天洗售规则(wash sale rule)拓展应用于数字资产领域,体现了税收对待不同资产类别的公平性。
这一规则旨在防止投资者通过短期买卖数字资产套现税务亏损,同时法案针对支付稳定币及交易商设定了合理豁免,兼顾规则的严谨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避免过度干预市场的正常交易活动。此外,法案引入了新设的第475(g)节,赋予数字资产交易员和经销商选择年终按市值计税的权利。对于高频交易公司、对冲基金及专注数字货币的交易所而言,能够以年末市值作为收益和亏损的计量标准,将使他们的财务报告更加精准,帮助抵消市场波动带来的税务负担,推动交易行为的透明和规范。法案还关注链上活动如挖矿和质押产生的收益,明确规定只在纳税人处置获得的资产时才实现收益确认。这种处理方式摒弃了此前对这类收益即时计税的做法,更符合经济现实,降低了纳税人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对于捐赠积极交易的数字资产,不再强制要求获得合格评估,税务处理与公开交易证券保持一致,有助于简化合规手续,促进慈善事业数字资产的健康发展。
法案细致到国际税收方面,明确了对通过验证活动(如质押)所获得收入的归属,按纳税人居住地确定,增强了跨境税收的透明度,减少了海外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的税务不确定性。为了保障法规的有效实施,法案授权财政部长发布有关数字资产钱包分离、混合交易、基础调整及经纪报告等细则指导,还设立了反滥用条款以防止税收优惠政策遭受操纵。这表明立法者在推动创新的同时,重视维护税收体系的完整性和公平性。值得注意的是,法案中的所有关键改革均设定了至2035年12月31日的终止条款,旨在将相关政策定位为过渡性措施,随市场和技术发展不断调整优化。这既展现了立法的审慎态度,也提醒行业参与者需密切关注未来政策走向,合理布局资源与合规计划。总体来看,卢米斯数字资产税收改革法案作为对当前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修正,标志着美国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立法若能顺利通过,将促进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资产融合,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合规成本,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为投资者和企业打造更加公平和高效的税收环境。对法律、财务及合规专业人士而言,深入理解法案的具体条款及其潜在影响,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职业技能和战略资源。在数字金融不断演进的大背景下,卢米斯法案的推出不仅为政策制定树立了范例,也揭示了监管机构对数字资产合理纳入税收体系的决心。随着数字经济步入新阶段,法律与技术的协同发展将为美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全球数字资产治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随着更多细则的完善和业内广泛参与,数字资产税收规则的不断完善将有效引导市场走向规范和成熟,助力美国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