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在欧洲外交人员和间谍被大规模驱逐,俄罗斯情报机构为了填补空缺,开始招募未经训练的普通人甚至是青少年,成为其“混合战争”中的一部分。这种“混合战争”融合军事行动与非军事手段,旨在从政治与社会层面削弱乌克兰及其盟友的支持力度。其中,一起加拿大少年间谍被捕案件,揭示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如何利用加密货币支持其在欧洲的隐秘行动。 案件主人公是年仅17岁的加拿大少年莱肯·帕文(Laken Pavan),他在2024年初,抱着参军和支持俄罗斯的想法,从加拿大出发,途经莫斯科抵达俄罗斯占领的顿涅茨克地区。帕文的故事从一个普通军事爱好者转变为卷入国际间谍风波,展现了青年如何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被卷入敌对阵营的阴谋中。 帕文自小对军事抱有浓厚兴趣,身为前加拿大军人之子,从小便深受家庭影响而迷恋军旅生涯。
2022年,他加入加拿大预备役军队,期望追随父亲脚步成为一名工兵。然而,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爆发,他的立场逐渐倾向俄罗斯方面,甚至在网络上表达对俄罗斯战争正当性的支持,和劝说其他人加入俄军。家人对其改变感到震惊,甚至不知其已秘密前往俄罗斯和顿涅茨克。帕文的母亲直到儿子去欧洲旅行一段时间后,才了解到其真实行动轨迹。 抵达顿涅茨克后,帕文短暂加入了一个被称为“国际旅”(Interbrigades)的志愿者组织,参与一些义务工作。然而,由于未满18岁,无法正式加入俄罗斯军队。
顿涅茨克的几个星期里,帕文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拘捕,并在强烈的威胁和厚颜无耻的承诺之间,被迫成为一名未训练的间谍。俄罗斯的情报人员许诺,如果合作,将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和住房,否则可能遭受生命威胁。 帕文被指定了一名代号为“Slon”(俄语“象”)的俄罗斯处理人,通过Telegram进行通信。他们的对话涉及生活琐事、旅行安排,甚至比特币的转账。帕文在哥本哈根时,因经费紧张,向“Slon”请求比特币的汇款,这成为追踪俄罗斯间谍资金链条的关键线索。 事实上,该案件披露了一个庞大的加密货币网络,背后隐藏着俄方情报资金流向的秘密。
专家分析通过区块链追踪得知,帕文收到的比特币,是直接来自几个中介钱包,而这些钱包从一个大型钱包接收资金。截至目前,这个大型钱包自2022年6月创建以来,累计处理交易金额高达6亿美元,资金流转时间均在莫斯科办公时间范围内,显示出其与俄方的高度关联。该钱包还与一间名为Garantex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有关联,此交易所因与被制裁的俄罗斯银行关系密切,已被欧美国家取缔。 这样的加密货币资金链表明,俄罗斯情报部门正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构建了一条复杂且隐蔽的资金支持网络,为其在境外的“混合战争”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俄罗斯绕过传统金融监管,实现对间谍及破坏行动的资助,且难以被国际社会追踪。这不仅显示了俄罗斯情报运营的灵活变通,同时也暴露了全球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帕文被波兰警方拘捕后,坦白了自己帮助俄罗斯进行情报收集,尤其是针对波兰军方的信息传递计划。尽管没有证据显示他实际传递了任何敏感信息,但因未成年身份和合作态度,获得了较轻的刑期,仅判处20个月监禁。对于欧洲国家而言,面对俄罗斯利用社会中边缘化青少年实施间谍活动的趋势,安全部门正加强警惕,防止更多类似人员被招募利用。 这一事件反映出战争和政治冲突环境下,如何易受利用的年轻群体成为间谍行动的靶子。俄罗斯使用青少年不仅降低了战争成本,也利用他们的脆弱和好奇心。与此同时,加密货币的兴起为此类秘密操作提供了新的便利矩阵,使得情报机构资金流动更加隐秘且难以监管。
在俄罗斯逐步失去传统外交和情报渠道的同时,招募普通人和青少年作为“未训练间谍”,已成为其情报获取和“混合战”策略中的重要手段。这不仅影响到国际安全,也给被利用的年轻人带来人生的巨大风险和灾难。随着全球对加密货币监管的加强,未来如何在保障技术创新的同时防范其被恶意利用,将是国际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帕文案同样引发了加拿大的反思,关于如何防范自国公民被拉入对手阵营,以及跨境监控和预警的不足。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出境管理和心理引导成为新的政策焦点。家属和公众舆论对该少年既有同情,也有指责,这份复杂的情感纠葛反映了战争背后个体命运的无奈。
总体来看,这起俄罗斯招募少年间谍案件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一幅反映现代战争新形态中的隐秘一角。它揭示了在军事冲突背后,数字技术和网络空间已成为新型战场的事实。未来,确保社会对青少年安全的保护、强化国际合作打击利用加密货币进行非法资助,以及深化对“混合战争”策略的研究,将是保障全球稳定与安全的重要环节。俄罗斯招募少年间谍的案件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各国政府、科技企业与安全机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