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波动,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新任主任比尔·普尔特近日公开表态,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私有化并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这一立场与其前任政府时期的某些主张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出台面上围绕这两大政府支持企业未来走向的复杂考量和市场现实。事实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房利美和房地美就一直处于政府的监管和监管保护之下,以防止类似危机的重演,同时确保美国住房市场的稳定和流动性。通过购入银行发放的抵押贷款并打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这两大机构有效支持了美国住房贷款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成为购房者首选有力保障。普尔特指出,虽然“房利美和房地美不应永远处于托管状态”,但在考虑退出托管的过程中,需充分评估其对抵押贷款利率以及整体市场安全性的影响。这一观点反映出其任内优先保障市场稳健和消费者利益的政策取向。
回顾过去,特朗普政府曾试图推动这两家公司迅速私有化,然而未能成功。尽管共和党内部对结束政府托管存在一定共识,但市场对潜在风险的担忧也日益加剧。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美国房地产市场面临高借贷成本、供应短缺以及房价上涨等多重压力下,贸然推进私有化可能刺激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加大购房者负担。普尔特作为家族房屋建筑企业的继承人,对住房市场的敏感度和实务经验赋予其理性声音。他强调,私有化应建立在“深刻研究”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基础之上,而非匆忙行动。无论是出于控制金融风险的需要,还是保障贷款者利益的角度,稳妥推进改革都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普尔特明确表示,他的主要职责还包括清理房利美和房地美内部的舞弊行为,提升两大机构的运作效率。确保企业安全稳健运营,对于维护广大购房者和贷款机构的信心至关重要。现任FHFA在监管力度上的提升,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这两家政府支持企业的市场公信力。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房利美和房地美合计净资产达1470亿美元,这不仅体现了它们作为政府资产品牌的市场价值,也反映出私有化前景中潜藏的利益纠葛。普尔特强调,这些资产对美国纳税人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在确保市场健康的同时,如何最大化其回报是未来政策的重要考量。除内部问题治理外,普尔特还关注抵押贷款利率波动对购房市场的冲击。
尽管近期利率相较此前有所下降,仍远高于历史低点,现阶段美国三十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约为6.65%,相较以往正式推动私有化的环境已大不相同。理性评估政策变动对借贷成本的影响,显然是维系住房市场稳定的关键。专家普遍担心,若政府减少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支持,投资人承受更大风险,或将要求更高回报率,从而引发贷款利率上升,最终令购房负担加重。普尔特的表态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他希望避免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的风险场景,强调安全监管和市场透明度。他的任职获得了参议院56比43的支持票数,显示出共和党内部对其领导能力的认可,但也存在不小分歧,凸显政策制定中复杂的政治经济考量。未来几年中,FHFA将继续担负起监督房利美与房地美的重任,平衡市场需求与风险控制。
住房市场动荡依旧存在,借贷成本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数百万美国家庭的购房能力和生活质量。普尔特提到,维护两大机构“在合理范围内安全稳健”的运营,对于保障国家住房金融体系具有战略意义。总之,尽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私有化是一项备受关注的长期议题,但当前情况下,保障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仍然是FHFA的核心任务。通过细致研究和稳健推进,未来的改革或许更为理性和有序,从而为广大美国购房者创造更加可负担的住房环境。普尔特的领导在这一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期待其政策能够在风险与机遇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助力美国住房市场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