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市场进入2025年,中心化交易所(CEX)的现货交易量显著下降,创下了自2020年10月以来的新低。据知名加密数据分析机构CryptoQuant的分析师Axel Adler Jr透露,市场正逐步进入所谓的“长期持有”(HODL)模式,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减少交易频率。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的深刻变化。 中心化交易所现货交易量的减少主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近期加密市场经历了较为剧烈的波动,尤其受到著名人物之间的言论和事件影响。比如,埃隆·马斯克与唐纳德·特朗普之间的公开舌战引发了市场情绪波动,加剧了投资者的紧张感,令市场短暂陷入不确定状态。
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对投资者的交易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使得许多交易者选择暂时退出或降低交易活跃度。 此外,美国经济数据的发布也成为影响市场波动的重要变量。尽管非农就业数据表现强劲,支撑了比特币短暂的价格反弹,但整体市场依然表现得相对谨慎。交易者普遍展现出较高的风险厌恶情绪,避免冒险追逐短期利润。市场订单薄数据显示,卖方压力有所上升,买卖挂单比例趋向卖方,这往往预示着价格可能面临局部调整和下行压力。 在多年经历了如FTX崩盘、币安和Coinbase等大型交易所面临监管压力等重大事件后,投资者信心受损,交易行为趋于保守。
为了规避风险,许多用户选择将资产从中心化交易所提取,转至冷钱包或其他长线存储方式,进一步降低了现货交易量。这种资产流动的减少,直观表现为CEX交易量的持续萎缩。 与此同时,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崛起也加速了这一趋势。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5月,DEX在全球现货交易量中的占比达到创纪录的25%,较年初的20%有明显增长。去中心化交易所通过提供无需许可、无需托管的交易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具备一定交易经验的用户。完善的钱包兼容性和灵活的合成交易功能,进一步提升了DEX的用户体验。
相较于中心化平台,DEX更能满足用户对隐私和安全的需求,因而成为近年来转移交易量的热点之一。 “长期持有”模式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加密市场整体的成熟与理性。一方面,投资者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市场走势和风险因素主动调整策略。另一方面,加密资产的高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部分投资者更愿意耐心等待市场明朗,而非频繁交易。此外,技术层面的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为资产的长期存储和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条件。 在价格方面,比特币的交易活动开始聚焦于大约107,000美元的流动性区间,这一水平被视为短期内的重要支撑。
而下方则存在一个关键的价格支撑区,这对未来走势具有潜在的引导作用。随着卖压的积累,市场可能会在该支撑区域附近形成价格反弹或调整,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该区间的价格表现和成交量变化。 显然,低交易量与谨慎情绪形成了当前市场的主旋律。短期内,如果缺乏市场情绪的积极转变或重大利好事件驱动,现货交易量难以显著回升。交易者更倾向于观望市场发展,等待更明确的趋势信号与价格突破。此类趋势还有可能引发市场的波动性潜伏,未来一旦触发变动,可能带来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从长远角度来看,加密资产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多样化发展,使投资者能够基于更多维度作出决策。无论是中心化交易所的监管趋严,还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技术革新,都推动着市场生态的不断演进。交易习惯的改变不仅是市场结构调整的体现,也代表了投资者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理念的进步。 鉴于目前的大环境,建议投资者保持警惕,关注宏观经济动态、监管政策变化以及技术层面的革新动向。在市场波动加剧之时,合理控制仓位,确保资金安全尤为重要。同时,可以适度利用去中心化平台的优势,实现资产的灵活配置和风险分散。
总体来看,中心化交易所现货交易量下降至2020年以来的低点,是市场态度转变和结构重塑的显著信号。HODL模式的兴起体现出投资者更注重长期价值和风险控制而非短期投机。未来,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演进,这一趋势有望引领加密货币投资进入更加稳健和理性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