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整个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逐步渗透入智能合约编程领域,成为开发者和审计师们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伴随着AI生成代码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关于“随意编码”(vibe coding)及AI代码安全性的担忧。尽管如此,许多智能合约开发者坚信,AI辅助编程将为加密行业带来更为安全的环境。 近年来,研究机构对AI在编程中的表现进行了大量严谨的测试。例如,2024年11月,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报告指出,AI辅助编程存在生成不安全代码的风险,甚至AI模型本身也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报告显示,几乎半数来自不同AI模型生成的代码片段都存在漏洞,提示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项同年7月发表的研究通过180项任务和44种漏洞类型的测试,发现最先进的AI代码通过率不到35%,暴露了AI代码在安全性上的不足。 然而,在智能合约开发社区,专业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许多开发者指出,AI工具并非替代人类编程者,而是作为辅助工具来加快开发效率并降低错误率。Base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主开发者“0xAw”表示,他主要将AI用于快速参考和生成常规代码模板,并开始利用AI进行代码的基础合理性检查。他强调AI更适合处理明显且简单的代码部分,而复杂的逻辑仍需依赖开发者的专业判断。
据区块链安全公司Hacken的资深开发者Anton Holovchenko介绍,他日常工作中依赖集成了AI功能的开发环境如Cursor,利用其自动补全和模板生成能力提高效率。但他也强调,编程者必须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和修正AI代码,避免完全依赖AI“随意编码”。Holovchenko称AI的存在是为了提供参考,而非独立完成代码创作。 Web3安全企业Zokyo的安全工程师Shantanu Sontakke也分享了他使用AI进行区块链和AI项目原型开发的经验,指出AI更适合用于快速尝试和验证思路,而正式的智能合约部署仍需经过细致审查和修改。 他同时提到,AI辅助的编程环境日益普及,能够提升程序员的生产力和准确性,使得安全审计师能够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复杂漏洞的挖掘和攻击面分析。很多开发者普遍使用ChatGPT和Cursor等AI工具进行代码辅助,形成了“人机协作”编程的新模式。
尽管AI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开发者们也提出了合理的警醒。一方面,AI工具的随意使用可能导致“初级开发者”依赖过度,忽视代码质量和安全细节,对技术成长形成阻碍。0xAw提醒,智能合约开发本身需要大量测试和迭代,盲目依靠AI可能掩盖潜在风险,导致代码在部署前未被充分验证。 另一方面,Holovchenko强调,只有具备扎实编程基础的人才能发挥AI的最大效用。若缺乏相关知识,依赖AI或将带来假安全感,从而忽略潜在漏洞。 他指出,AI能提升代码水平,但必须是“有经验的人与AI协作”,否则容易陷入误区。
AMLBot的区块链架构师兼CTO Mike Tiutin预测,AI工具将在智能合约领域推动安全标准的提升,帮助项目减少粗心漏洞,优化审核成本。他认为,虽然创新工具降低了代码错误率,但审计本质上仍是对责任的分摊,而非万能的安全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AI辅助技术还显著提高了文档编写和代码注释的质量,提升团队沟通效率和项目维护便利度。Sontakke指出,越来越多项目开始利用AI生成精准且详尽的文档,有助于缩短学习曲线和减少沟通误差。 综上所述,AI在智能合约编程中的应用呈现出明显的“双刃剑”特征。它既能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推动加密生态安全升级,也存在因误用带来的技术风险。
行业共识认为,AI应作为辅助工具,需由专业开发者严格把控,以保障代码的健壮性和安全性。此外,开发者个人的技能成长和责任心仍是确保智能合约安全的关键。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区块链安全标准的逐步提升,未来AI辅助的智能合约开发将更加成熟和可靠。对于投资者和用户而言,理解AI在代码安全中的角色,有助于更理性地看待行业风险与机遇。对开发者来说,科学、合理地利用AI工具,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总体来看,AI赋能智能合约编程,正携手行业内专业力量共同推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创新。
用技术与责任双重护航智能合约的未来,值得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