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糖尿病、心脏病、某些癌症等疾病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颇具争议且影响深远的政策建议,呼吁各国政府通过增加含糖饮料、酒精以及烟草制品的价格约50%,以实现减少消费、改善健康状况并筹集公共资金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关乎健康,也是应对全球经济与社会挑战的重要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这一计划被称为“3乘35”行动,旨在到2035年通过健康赋税筹集高达1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支持各国因经济压力和外部援助减少所带来的财政挑战。通过对含糖饮料、酒精及烟草征收大幅度的税收,除了使最终市场价格显著提升外,还期望能从根本上抑制这三类对健康有害产品的消费。 含糖饮料作为全球肥胖症和糖尿病上升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首当其冲被纳入征税对象。
大量研究显示,过度摄入含糖饮料增加肥胖概率,加重血糖负担,诱发多种慢性疾病。WHO方面指出,通过提高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将显著下降,特别是在年轻人和低收入群体中,更能有效遏制含糖饮料的需求,进而减轻相关疾病负担。 酒精和烟草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杀手”,长期以来已被视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痛点。烟草消费与肺癌、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而酒精滥用则与肝病、精神健康问题以及意外伤害紧密相连。提高这两类产品的价格被认为是减少其消费数量,降低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不少国家多年来实施烟草税,取得了一定成果,WHO此次则进一步鼓励各国将税率幅度提升至50%,形成更强的价格遏制效应。
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加之发达国家对发展援助的收紧,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财政压力和医疗体系负担加重。WHO的健康赋税计划,不仅是公共卫生策略,更是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筹集的资金将优先用于强化基层医疗体系、推广疾病预防项目及改善健康教育,提高社会整体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 尽管WHO的倡议得到了包括彭博慈善基金会、世行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的支持,但来自相关行业的反对声音也十分强烈。饮料行业代表质疑提高含糖饮料税收的健康效果,认为现有证据未能充分证明征税能降低肥胖率或改善健康指标,产业界强调通过改良产品配方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同样能产生积极影响。酒精和烟草行业也表达了类似担忧,认为单纯提升价格无法根治酒精滥用问题,呼吁综合性政策配合使用。
这些争议反映了公共健康政策的复杂性以及利益冲突的存在。倡导者强调,税收政策应与其他健康促进措施联动,如加强宣传教育、监管广告及促销、设立无烟区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健康改善。经济学家则指出,提高不健康产品的价格能通过减少外部性成本,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长期来看对国家经济也有积极贡献。 WHO提出的“3乘35”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关于健康赋税的新讨论,政策执行将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公共健康、如何应对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特殊国情,都将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各国政府需根据自身实际,逐步调整税率,完善配套措施,确保赋税政策科学有效且公平合理。 随着全球健康挑战日益突出,创新且可持续的财政手段成为必然选择。
WHO推动对含糖饮料、酒精和烟草价格提升的提案,为全球健康赋税开辟了新路径。其背后的逻辑是通过经济杠杆促使行为改变,从而降低慢性疾病负担,减轻医疗系统压力,助力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生活的目标。 面对未来,关注者不仅需评估赋税政策的健康及财政成效,还需探索政策的社会影响,如低收入群体是否因价格上升而面临更大负担,制定针对性的补偿机制同样重要。唯有兼顾健康、经济和社会多方面利益,才能打造真正有利于全民的健康赋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