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与增长的背景下,主要中央银行们终于达成了一致。在经过多年高压的利率政策后,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ECB)和英格兰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都开始表现出降息的意愿。这一转变标志着高借贷成本时代的结束,寄托了各国对经济稳定与增长的期待。 2024年8月,在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经济政策研讨会上,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首次明确表示,“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他的话无疑为市场带来了新的信号,显示出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后的恢复后,正在取得积极进展。这一言论不仅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也让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货币政策。
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银行也在酝酿改变。ECB的官员们纷纷出席了这场会议,其中芬兰的欧利·雷赫、拉脱维亚的马丁斯·卡扎克斯、克罗地亚的博里斯·武尤奇奇和葡萄牙的马里奥·森特诺等人,皆暗示支持在下个月再次降息。实际上,ECB在今年6月已经实施了一次重大降息。而雷赫指出:“欧元区的去通胀进程正在顺利进行,但制造业的增长前景却相对黯淡”,这也反映了当前欧洲经济的实际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货膨胀似乎一直是各大央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在应对疫情后逐渐复苏,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显然变得更为迫切。欧元区的劳动力市场显得异常疲软,虽然这不是ECB的首要任务,但在全球经济波动的背景下,适时的政策调整显得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通胀能够保持在目标范围内,ECB有可能在年内再进行两次降息,为经济注入更多流动性。 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的行长安德鲁·贝利也表示,考虑降息的可能性。他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之前称,顽固性通胀的风险正在减弱。英格兰银行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5%。这是自疫情初期以来的首次降息,显然也表明了英国经济的转变。 除了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在积极调整政策,加拿大、新西兰和中国的央行均开始降息。
然而,日本却在经历17年的宽松政策后,选择了首次收紧货币政策,与大多数国家的趋势背道而驰。日本经济的特殊性以及面临的挑战,使得其货币政策走上了独特的道路。 鲍威尔在会议上并未就降息后的政策方向给出明确的指引,他警告道:“未来的方向将取决于即将发布的数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前景以及风险的平衡。”虽然这话听起来有些模糊,但他透露,美联储在未来将更加关注就业市场,而不是单一的通胀指标。 随着各国中央银行们逐渐达成共识,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也变得更加乐观。尤其在经历了新冠疫情这一历史性的冲击后,全球经济需要时间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轨迹。
而这一政策转变,正是市场对未来恢复的希望的体现。 然而,尽管降息被视为刺激经济的良策,也有人对此持谨慎态度。经济学家们提醒,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刺激可能会引发其他潜在风险,比如资产泡沫和债务水平上升。因此,未来的政策调整需谨慎对待,既要关注短期经济复苏,也应考虑长期的金融稳定。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经济正面临两个重要的考验:首先是通货膨胀是否能够被有效控制,其次是各国能否在降息的同时保持财政与货币的协调。特别是在欧美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紧密配合显得尤为关键,以确保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稳定性。
尽管前路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各国中央银行达成合作与共识,携手应对经济挑战的决心让市场充满信心。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降息决策的实施,全球经济将可能迎来新的增长周期,各种行业都有望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随着主要中央银行逐渐调整政策,全球经济的舵手们正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积极探索复苏的路径。这不仅是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全球合作与共赢的象征。未来,如何在降息与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众多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需要将目光放远,确保在复苏的同时,维护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