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稳定币作为一种数字资产迅速崛起,因其与法定货币的锚定特性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增长。稳定币通常与美元、欧元或其他法定货币挂钩,旨在提供价格的相对稳定性,成为投资者和数字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近期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中央银行会议上对稳定币带来的潜在风险发出了警告。她指出,稳定币的发展可能导致货币的“私有化”,从而危及中央银行作为公共机构对货币主权和公共利益的守护职责。拉加德的担忧代表了全球范围内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者对于稳定币快速扩张的普遍谨慎态度。她指出,稳定币由私营公司发行,常见的例子包括Circle和Tether等企业,这种发行模式与传统由政府授权的货币系统有所不同。
私营企业发行的稳定币若失去监管限制,可能会占据传统银行体系中的资金流量,进而减少传统货币的市场份额,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这将削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拉加德强调,货币是一种公共产品,中央银行有责任保护这一公共利益,避免货币功能与支付工具、支付基础设施发生混淆。她认为,如果稳定币不加区分地被视为货币,将不可避免地加剧货币私有化进程,令中央银行在市场中的定位遭到挑战。稳定币不仅改变了货币的发行和流转方式,也对国家主权构成潜在冲击。拉加德担忧,一些国家的经济可能因此被依赖私营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所左右,失去对本国货币政策的控制权,从而削弱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独立性。与此同时,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也表示,由于稳定币声称具有货币功能,所以必须承担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他强调,相较于比特币等其他数字资产,稳定币因其与现金等价物的紧密关系以及广泛的支付功能,更应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和规范。全球监管机构正在积极跟进稳定币的监管框架,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并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实践中,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反映了科技与金融领域的创新融合,给支付方式带来便利和效率提升,也为跨境交易和金融普惠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监管缺失或滞后同时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信任危机、流动性风险和风险传导,对整体经济构成威胁。从拉加德的视角来看,维持货币的公共性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的根本原则。她呼吁全球监管合作,确保稳定币的发行和运行纳入有效的监管体系中,避免私营机构控制过多货币发行权和支付基础设施,保障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
未来,数字货币及稳定币的监管将成为国际金融治理的重要议题。各国央行如何在鼓励创新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是摆在全球政策制定者面前的巨大挑战。稳定币的崛起不仅是技术变革的体现,更映射出金融体系权力结构和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正确的政策导向和监管框架或可确保数字货币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总体来看,拉加德对稳定币带来的“货币私有化”风险的警示,反映了中央银行维护公共利益和货币主权的核心任务,同时提醒人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必须慎重对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