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场性骚扰与性侵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大型跨国企业和服务行业中,针对受害者保护的法律不断完善和强化。在此背景下,名人邮轮公司(Celebrity Cruises)一宗关于员工性侵案的司法判决引发广泛关注。美国佛罗里达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裁定,名人邮轮不能以仲裁协议为由强制要求受害员工放弃诉讼权,这一判决标志着《结束强制仲裁性侵及性骚扰法案》(简称EFAA)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应用,彰显了法律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倾向和力度。 案件缘起于2023年10月,一位女性前员工在邮轮“名人之缘号”(Celebrity Edge)上担任侍酒师。根据法庭文件,该名女子在与同事于员工酒吧聚会后,饮用了两杯酒,随后在一名船员客舱内被性侵。此后,原告选择提起诉讼,要求将相关责任主体追究法律责任。
名人邮轮以原告在就业协议中签署了仲裁条款为由,试图迫使案件走向仲裁程序,避免公开法庭审理和媒体关注。然而,法院驳回了该公司的要求,认定依照EFAA,性侵与性骚扰案件不应被强制进入仲裁程序。 EFAA于2022年3月由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生效,旨在禁止雇主通过仲裁协议限制受害者起诉性侵或性骚扰行为,保障案件能够公开审理,让受害人能够获得公平的司法救济和社会支持。此前,仲裁协议常被用作企业规避公众监督和减轻法律风险的工具,导致许多侵害行为未被充分曝光和追责。 此次法院判决强调了一点重要原则:是否适用EFAA的判断权由法院而非仲裁员决定。名人邮轮辩称,依据其雇佣合同中的“可仲裁性初步问题应由仲裁员判断”的条款,法院不应介入是否适用该法案的问题。
然而,法官鲁道夫·A·鲁伊斯二世在判决中明确指出,EFAA条文直接排除了仲裁员对此类问题的审查权,这保证了涉及性侵和性骚扰案件的公众司法监督权利得以维护。 此外,名人邮轮还试图通过限制EFAA的适用范围来规避责任,声称原告的诉讼未触发州、联邦或部落法律中明确禁止性侵的相关条文,因此不在EFAA保护范围内。法院对此主张进行了否定,指出EFAA保护对象为“性侵争议”,而非仅仅是法律定义中的具体罪名或条款,法律用语中特意采用了争议(dispute)而非索赔(claim)来扩大法律适用范畴,从而保障受害者有权在法庭提出诉讼。 这一判决对于职场性侵及性骚扰案件的处理具有积极示范作用。一方面,它警示企业和雇主,试图通过合同条款限制员工权益的做法可能不被法律认可,反而招致公正审判和社会舆论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受害者通过公开司法程序寻求公正、维护自身权利的信心和保障,推动社会对性侵害问题的更广泛关注与治理。
业内专家认为,如今法律环境对性侵和性骚扰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愈发清晰,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内部政策和员工手册,主动创建更安全、透明的工作环境。同时,法律层面对仲裁协议的限制也意味着,劳动合同中关于争议解决的内容须谨慎制定,应确保条款不侵犯员工正当的诉讼权利。 在此案引发的舆论中,受害者权益保护组织表达了支持,认为这一判决确立了强有力的法律先例,促进了性侵害受害人获得应有正义和尊重。此外,关注者指出,邮轮行业作为一个多国籍劳动力汇聚的复杂环境,必须更严格地执行防范和应对性骚扰与性侵的工作标准,不仅仅在法律层面,更要落实到监管、培训和员工支持机制中。 这一事件也提醒公众关注邮轮及旅游行业的工作条件。工作人员常常面临高度轻松却又封闭和压力大的环境,尤其在狭小的工作人员空间内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相关企业应加强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举报和救助体系,营造互信和尊重的文化氛围。 总体而言,名人邮轮员工性侵案有关仲裁问题的判决,体现了美国司法体系对性别暴力的敏感性和态度转变,推动法律与社会规范的进步。受害人不再被迫接受不公开的仲裁,而有权利选取更加透明和公正的法庭途径对抗性侵害。随着诸多类似案件的涌现,EFAA等法律的实施无疑会增强劳动者心理安全感,激励更多受害者勇敢发声,推动社会迈向真正的平等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