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领先的短租平台,Airbnb近年来迅速扩展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随着其在以色列和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上的租赁列表引发争议,Airbnb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国法律行动。这些诉讼主要针对Airbnb在被国际法判定为非法的以色列定居点内经营租赁业务的做法,指控其涉嫌协助战争罪和洗钱行为,对企业及高管个人提出刑事责任的追究。 以色列定居点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国际法院以及联合国多项决议,这些定居点被视为违反国际法,侵犯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土地权利。Airbnb曾在2018年做出承诺,删除定居点内的房源以避免法律和伦理风险,但随后其政策反复,部分房源重新上线,使其陷入更加严峻的舆论和法律困境。
此次诉讼由一系列人权组织牵头,包括全球法律行动网络(GLAN)、爱尔兰-巴勒斯坦联盟Sadaka Ireland以及巴勒斯坦权利组织Al-Haq。诉讼指控Airbnb经营的超过300处定居点房产包括因“纳克巴”事件被没收的巴勒斯坦难民房产,强调这不仅是违法经营,更可能涉及协助战争罪的刑事责任。据指控,以色列定居点的持续存在违反日内瓦公约及一系列国际人权和战争法规,企业参与其中构成对非法活动的经济支持,涉嫌通过获利进行洗钱。 法律行动不仅覆盖爱尔兰高等法院受理的刑事起诉,还延伸至英国国家犯罪局的调查,后者正在审查Airbnb针对定居点支付活动中的资金流动及相关洗钱嫌疑。与此同时,在美国,Airbnb母公司也接到法律文件,要求保存与定居点业务相关的文件,以备未来司法审查。 此次跨国法律战的意义在于开创了将反洗钱法律适用至支持非法占领领土商业活动的先例,也为追究跨国企业及其高管在复杂政治冲突中的法律责任提供新路径。
GLAN高级律师格里·利斯顿(Gerry Liston)指出,这些案件向全球商业社会释放明确信号,即企业若涉及违反国际法的经营行为,其领导层可能面临严重的刑事指控,不能逃避责任。 Airbnb方面对此回应称,公司严格遵守爱尔兰和美国法律,自2019年以来,西岸地区由Airbnb产生的所有租赁利润均捐赠给国际非营利组织,作为对争议地区经营的补救措施。然而,人权专家及中东和平顾问阿希什·普拉沙尔(Ashish Prashar)指出,国际法院已明确判定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西岸的占领非法,所有国家都应阻止任何支持该占领的投资和贸易。Prashar批评Airbnb将争议地区称为“争议领土”的做法,认为这削弱了巴勒斯坦的主权诉求,实际上助长了占领和非法定居行为的持续,违背国际法和人权原则。 Airbnb的案例不仅反映出全球共享经济平台在跨境经营过程中的监管盲区和伦理风险,还凸显了企业在国际政治冲突背景下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艰难抉择。短租平台的商业模式原本旨在促进资源共享和居民增收,但当平台被利用于有争议的地缘政治区域时,企业如何及时调整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关键考验。
此外,多国共同介入的法律诉讼显示国际社会在人权和国际法执行上的协作日益加强。通过司法途径应对跨国企业涉嫌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也为全球治理和商业法律框架的完善提供了新范本。随着人权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法律能力的提升,未来类似案例可能越来越多,全球企业必须更加重视运营合规性、伦理标准及透明度。 对于Airbnb而言,此次诉讼不仅是法律层面的挑战,更是品牌声誉和商业策略的严峻考验。公众尤其是越来越多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对企业在冲突地区的动作持高度关注,任何被视为侵犯人权或参与非法经济活动的行为,都可能引发抵制和信任危机。 展望未来,Airbnb及其他类似平台若想避免类似困境,必须在业务拓展时充分考虑国际法规定和当地人权状况,积极与各方利益相关者沟通,强化内部合规和道德审查机制。
同时,推动行业形成统一标准,对涉及争议地区的业务活动设定更严格的限制和透明度要求,有助于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和维护全球人权秩序。 总的来说,Airbnb面临的多国法律行动不仅是对企业在国际法框架下责任的直接检验,也反映了全球化商业环境中文字复杂伦理与法律问题的交织。随着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企业需谨慎平衡法理、商业和人权,确保自身运营不成为侵害基本人权和国际法的工具。未来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法律界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积极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