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尔街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反馈显示,美联储缩表计划的完成时间再次出现延后趋势。美联储6月17日至1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披露,市场参与者普遍建议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进程应延迟至今年2月,届时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将降至6.2万亿美元。此前5月初时,资本市场对缩表结束时间的预期集中在1月,资产负债表规模约为6.125万亿美元,显现出一种渐进式调整的迹象。美联储的缩表行动始于2022年夏天,意在扭转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幅扩张的资产负债表。彼时,美联储曾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规模加倍,旨在稳定市场并提供额外的经济刺激措施,与此同时,短期利率处于接近零的极低水平。缩表计划通过允许到期的债券不再进行再投资来有步骤地减少市场中的流动性,此举被称为量化紧缩(QT)。
迄今为止,该计划已将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峰值约9万亿美元缩减到6.7万亿美元左右。然而,缩表过程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关于缩表何时告一段落以及联储计划持有资产的稳定水平。在此背景下,市场参与者曾普遍预计量化紧缩将于2025年内终止,但年初美联储放缓了缩表步伐。这一调整旨在减少因财政部处理政府借贷上限争议而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美国财政部当时面临的借债上限问题,引发了对政府融资能力的担忧,限制了债券的发行规模,进而间接影响美联储缩表的进展。直到近期特朗普政府时代通过的预算法案提高了借贷上限,此前存在的障碍才得以解除,财政部得以发行更多国债以应对政府支出需求。
这一变化意味财政部新增债务销售将对美联储缩表进程产生直接影响,因新增债务会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水平,从而抵消部分量化紧缩带来的流动性抽离。当前美联储持有的储备水平约为3.3万亿美元,市场普遍认为在缩表继续的情况下,储备水平将回落至2.9万亿美元附近。会议纪要亦透露,市场参与者建议调整反向回购工具的使用,该工具目前规模为2270亿美元,预计应降至较低水平。反向回购机制是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锁定过剩流动性以稳定短期利率,但其规模过大可能表明流动性过剩压力。华尔街推动延缓缩表结束日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市场逻辑。缩表过程意味着逐步收紧流动性,可能加剧资金成本上涨和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倾向于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缓冲以应对潜在冲击。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也日益重要。财政部的发债规模调整直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状况,而美联储在量化紧缩步伐上的调整则体现了对整体金融环境的敏感把控。缩表计划的微调也反映了美联储在实现政策目标与维护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挑战。长期来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稳定规模将成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要标志。由史无前例的峰值急剧收缩至合理区间,有利于避免金融体系过度依赖中央银行的支持,同时为未来利率政策留下空间。
业内分析师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缩表节奏的灵活性将是维持市场平稳的关键。投资者和机构需密切关注美联储的政策指引和财政部财政动作,理性评估未来流动性与利率趋势,从而制定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投资策略。综上所述,美联储缩表计划的延期反映了当前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运行中的多重考量。随着财政政策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调整,美联储将继续发挥其政策工具的灵活性,以实现通胀控制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华尔街的建议和市场反馈成为联储调整缩表进程的重要参考,未来几个月缩表完成时点和资产持有规模的走向,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关键的政策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