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行业,迷因币和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流行程度逐年攀升,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的关注。然而,众所周知的币安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Z)打破了这一潮流,坚决声称他从未购买过任何迷因币或NFT。近日,CZ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这一声明,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 在这条推文中,CZ强调了他对加密货币的基本面投资理念,明确表示自己对迷因币文化的疏离。他表示:“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购买过任何迷因币。”同时,他还提到他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比特币(BTC)和币安币(BNB)上,表现出他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稳定基础和实际应用的数字资产。
CZ的言论并不是毫无理由。他提到,迷因币的兴起与加密货币市场的投机行为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日益严格,尤其是在美国,很多传统的实用代币遭遇了证券监管的压力,这迫使一些项目选择发行迷因币。CZ表示:“过去四年中,一些强有力的监管机构起诉了很多有实际用途的代币,错误地声称它们属于证券。” 在CZ的表态中,他并未对迷因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相反,他指出,“不喜欢”这些代币并不等于反对它们。
CZ呼吁行业人士将目光转回投资的基本面,强调建设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同时也能引导投资者的关注点。这一立场,引发了关于投机与实用性之间的深刻讨论。 众所周知,迷因币类似于狗狗币(Dogecoin)等加密资产,最初是作为一种玩笑而诞生的。然而,如今这些虚拟资产在金融市场中发展成了一种全新的投资模式,甚至实现了巨额回报。与此同时,如今交易市场上这类资产的波动性更是让许多短线投资者趋之若鹜。尽管如此,CZ警告投资者注意这类投资的风险。
他认为,在有明确价值的资产中,投资者的投机活动会受到限制;而那些没有强大基础支撑的非传统代币则更容易吸引投机资金。 CZ近期还提到了一些名为“测试代币”(TST)的争议。不久前,这个代币在一次教学视频中意外地引发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使其市值在短时间内爆发至5亿美元,但随后却迅速崩盘。他表示,虽然测试代币是为了教学目的而创建,但仍然导致了市场的巨大波动。 CZ对币安的上市流程提出了批评,指出在上市前的四小时公告窗口,容易被投资者利用进行操控,导致不必要的市场波动。他认为这一点亟需改进,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对此,CZ表示:“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币安的上市流程有些破碎,公告然后四个小时后上市。在这四个小时内,代币价格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疯涨,然后人们在中心化交易所(CEX)上抛售。”这也侧面反映了CZ对市场操控行为的警惕和对投资者保护的关心。 尽管迷因币的炒作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丰厚回报,但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目标不应仅仅是追求短期利益。CZ的警示与呼吁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加密货币领域投资的意义。他提到,市场充满了潜在机会,“投资者需要聚焦于建设真实的项目,这样才能赢得投资者的认可与支持。
” 总结而言,CZ的新观点将对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这不仅是对当前迷因币盛行态势的一种质疑,更是对加密市场良性发展的呼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严格遵从基本面投资原则将帮助投资者在未来取得更为长久的成功与稳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