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路透社针对37位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调研显示,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将维持在67.84美元/桶左右,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的价格约为64.61美元/桶,两者均与上月的预测相差无几。价格走势的稳定背后反映出一个市场的复杂平衡,既有供应端的不断加码,也有需求端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谨慎态度。自2025年以来,布伦特和WTI的年内平均价格分别达到70.6美元和67.46美元,显示出油价承受了一定的上行压力。然而,市场普遍预期至2026年第二季度,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布伦特油价预计下降至62.98美元/桶。影响油价走向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美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2025年8月1日的关税期限临近,围绕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实施的新关税计划,市场弥漫着不确定性。
这类关税措施被普遍认为可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从而对石油需求形成压力。多位分析师指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了市场预期,延缓了需求端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OPEC+联盟成员国正在加速产量提升。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八个主要产油国自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原油产出,最近一次集体同意在8月份增产54.8万桶/日。市场消息显示,这些成员国计划在9月继续维持类似的增产步伐,推升全球原油供应量。供应增多和需求增长放缓形成市场上的供需失衡,成为油价承压的关键所在。
全球石油需求方面,专家们预测2025年将增长约79.7万桶/日,略高于国际能源署700,000桶/日的预估。这一相对乐观的需求预测在一定程度上为油价提供支撑。然而,由于季节性因素和经济不确定性,行业普遍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需求可能出现减弱。如此时供应端持续增加产量,供过于求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成为油价下行的潜在推手。地缘政治风险依然是油价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俄罗斯与乌克兰持续的冲突以及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虽然这些冲突构成对油价的上行动力,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种“风险溢价”更多是边际性的支持,难以完全抵消供应增加带来的压力。部分专家认为,正是这种地缘政治风险令布伦特油价仍有望保持在60美元以上,在2026年迎来进一步回落前支撑价格。投资者的关注点依旧聚焦于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向。贸易政策的多变、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各国能源政策诸如石油库存和替代能源发展都对原油市场构成长期影响。尽管供应和需求间存在波动,但油价中长期趋势更依赖于全球经济的健康状况及政策环境的稳定度。尽管2025年全球原油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OPEC+的精细操作和地缘政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为油价提供支撑。
市场对未来油价的预期逐渐趋向平稳,短期内难见大幅波动。然而,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经济放缓压力使得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随着进入2025年下半年,供应继续攀升而需求可能放缓,油价面临调整压力加大。未来,观察美国关税政策变化、OPEC+产量策略调整及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发展,将是判断油价走势的关键。总的来看,国际油价在2025年的走势呈现出一种供需博弈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的复杂局面。贸易政策带来的需求不确定性与OPEC+的持续增产形成明显对冲,市场在这两个力量间寻找新的均衡点。
对于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深入理解这背后的多重因素,将有助于更好应对未来油价波动带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