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体系与数字资产生态的重要载体,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公开表达了对大型银行自行发行稳定币的警惕,指出其可能带来的多重风险,尤其是对金融体系稳定性、银行贷款能力以及金融犯罪防控的影响。贝利的这一立场不仅反映了英格兰银行对数字货币发展的审慎态度,也揭示了英国在数字金融监管领域与美国等国家所存在的显著政策差异。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数字资产,旨在减少加密货币价格波动的风险,便于在区块链网络上实现价值转移和存储。近年来,大型银行与金融机构开始探索通过发行自有稳定币来提供创新支付解决方案和数字资产服务。然而,贝利指出,若稳定币大量流出传统银行体系,势必削弱银行的存款基础,进而压缩其信贷投放能力,影响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
这种“脱媒”趋势可能导致流动性失衡和银行挤兑风险,尤其是在市场压力或金融危机时期,有可能放大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例如,2022年FTX交易平台的崩溃已经向市场敲响了稳定币风险的警钟,显示出数字资产领域的高度不确定性和潜在系统性风险。作为应对,贝利提倡采用代币化存款模式,即数字化传统银行存款而非发行新的稳定币,以维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银行的核心信用中介地位。代币化存款可使支付和结算更为高效,同时确保银行体系对资金的有效管理与风险控制,这对于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除了金融稳定性,贝利还强调了稳定币可能引发的金融犯罪风险。由于一些稳定币生态系统运作在监管不完善或跨境监管缺位的环境中,犯罪分子可能利用其进行洗钱、资本外逃和其他非法活动,给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主席,贝利的监管视角具有全球性影响,他呼吁建立更为严密的监管框架,加强数字货币交易和流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目前,英国的监管趋于保守,倾向于将数字金融纳入现有货币体系,而非鼓励私营部门发行稳定币。相较之下,美国则在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推出了带有明确监管路径的《GENIUS法案》,推动稳定币的合法化。此举催生了美元支持的稳定币USD1,市值迅速达到数十亿美元规模,体现了美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试图抢占领先位置的意图。这种政策分歧不仅表现在国家间,更影响了全球数字货币生态的走向。欧洲央行对美元稳定币可能对欧元主权的冲击表示警惕,因而加快推进数字欧元项目,同时借助即将实施的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对稳定币市场进行严格规范。
在英格兰银行看来,发行数字英镑的前景尚不明朗。贝利认为,相较于推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更合理的路径是推动现有商业银行存款数字化,以减少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并优化支付系统的效率。这体现了对保持银行体系核心功能和稳定性的高度重视。总体而言,贝利的表态释放出英国对数字金融转型路径的谨慎信号。稳定币虽具备便捷性和创新潜力,但如果缺乏有效监管,可能对金融体系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采用代币化存款不仅能够推动技术进步,还能在监管和货币政策框架内实现数字化转型,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随着数字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需加强合作,推动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与技术规范,平衡创新与风险,把握数字货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未来稳定币市场如何演变,贝利的呼吁提醒我们金融创新不能脱离监管轨道,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护公众利益应始终居于首位。这对投资者、监管者和数字货币参与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共同推动数字金融生态朝着安全、合规和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