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稳定币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分支,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2024年以来,稳定币的市值激增了90%,从1313亿美元增长至2493亿美元,成为加密货币走向主流应用的核心载体。大型科技公司逐渐将目光投向稳定币领域,探索通过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支付革新和跨境交易效率提升的可能性。美国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尤其是《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正成为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法律基石。在稳定币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科技巨头的参与不仅代表着技术创新的前沿推进,也引发了关于市场竞争、公平监管和货币主权的激烈讨论。 苹果、谷歌、X平台(前身为推特)及爱彼迎等科技巨头纷纷动起了采纳稳定币的念头。
据《财富》杂志2025年6月6日报道,这几家公司都在不同阶段尝试稳定币的支付方案,其中谷歌的进展尤为领先,已成功完成两笔稳定币交易。 爱彼迎正与支付基础设施提供商Worldpay合作,尝试通过稳定币减少使用传统信用卡支付系统的高额手续费。传统支付巨头Visa和Mastercard收取的费用一直是跨境在线支付中的成本痛点,稳定币有望成为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替代方案。X平台作为社交媒体巨头,则计划通过旗下的X Money应用集成稳定币支付功能。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多次公开表示希望扩展X平台的支付能力,使用户能够便捷地发送和接收钱款。X已在美国多地申请了货币传输执照,为稳定币支付布局铺路。
谷歌云部门的发言人向Cointelegraph表示,谷歌非常关注客户对全天候高效支付服务的需求,正在评估各类稳定币解决方案,以确保服务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谷歌也在为客户提供基于其账本技术的稳定币技术支持,推动产业链中技术与支付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支付基础设施领域,科技企业并非孤军奋战。去年,万事达卡与MoonPay达成联盟,维萨与Bridge合作,强化稳定币支付场景的推广和应用。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Bridge,更被视为硅谷正式拥抱稳定币技术的信号。Paxos公司作为稳定币领域的技术先锋,与Stripe和PayPal均有业务合作,支持PayPal发行的PYUSD稳定币,其市值接近10亿美元。
在政治层面,GENIUS法案成为引发激烈辩论的焦点。法案旨在建立稳定币及其发行机构的监管框架,为整个行业提供法律确定性。然而,该法案也引发了担忧,尤其是针对大型科技企业可能利用稳定币发行数字货币,与美元竞争的风险。 美国参议员乔希·霍利公开表示反对当前版本的GENIUS法案,理由就在于对科技公司发行数字货币的潜在担忧。与此同时,民主党内部有提议通过修正案禁止大型科技企业自行发行稳定币,迫使这些公司必须依赖现有的稳定币提供商,如Tether和Circle。这一立法动态折射出监管机构力求平衡创新推动与风险控制的复杂态势。
稳定币的优势在于价格稳定性强、高效转账和降低跨境支付门槛。对于数字经济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尤其是涉及多币种、多支付场景的全球跨境交易,稳定币的价值和潜力逐渐彰显。大型科技公司的参与,无疑将加速该技术的商业落地和用户接受度提升。 但行业内外也有声音指出,科技巨头进军稳定币领域可能引发新的垄断与数据安全隐患。稳定币与传统货币体制的深度融合还需要谨慎监管,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监管机构应着力于确保法规的透明、公正与包容,保障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随着技术完善和法律框架成熟,稳定币很可能成为数字支付的主流选择。凭借其结算快速、手续费低廉的优势,结合区块链账本的安全特性,稳定币有望重塑全球支付生态。大型科技公司作为具备技术实力和庞大用户基础的关键玩家,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GENIUS法案及相关监管政策的最终走向,将深刻影响科技公司参与数字货币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总体来看,稳定币正处于从边缘创新向主流金融基础设施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公司的探索和监管机构的政策推进,正在逐渐凝聚行业共识和发展蓝图。
未来几年,随着跨境支付需求的持续增长,稳定币将在支付效率、成本控制以及金融包容方面贡献巨大,而大型科技企业的介入或将推动这一进程加速。 关注稳定币发展趋势,理解监管政策脉络,助力读者把握数字货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当前数字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