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动荡和通胀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瑞士国家银行(SNB)于2025年6月19日宣布将其政策利率下调至零,这是自2022年以来该国首次接近负利率水平。此次降息除了响应国内通胀回落、货币政策宽松的需求外,也反映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美国通胀走势的预期调整。瑞士国家银行此举不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也可能对全球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瑞士国家银行这次将政策利率从0.25%降低了25个基点至零,标志着其借贷成本达到历来最低水平之一。尽管市场预计此次降息,但行长马丁·施莱格尔(Martin Schlegel)明确强调,虽然不排除再次实行负利率,但该步骤不会轻易采取,鉴于负利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银行、储户甚至房地产市场都会造成冲击,令这一政策极具争议。降息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瑞士通胀率回归0至2%的目标区间,实现价格稳健性。
最近几个月瑞士的通胀率呈现负值趋势,价格在5月同比下降了0.1%,达到四年来最低水平。除国内因素外,瑞士法郎的强势也对通胀产生了明显压制作用。法郎受避险资金流入影响,自2025年初以来对美元涨幅约11%,进口商品价格低廉,有助于抑制国内物价上涨。展望未来,SNB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特别是在贸易壁垒可能加剧的背景下,这会加剧全球经济减速的风险。此外,美国的通胀被预期在未来几个季度内有上升趋势,而欧洲方面通胀压力则出现明显缓和。面对这些复杂经济信号,瑞士央行选择主动调整货币政策立场,以应对变化中的经济环境。
市场当前普遍预期,2025年9月可能会再次降息,并甚至重返负利率区间。有经济学家如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夏洛特·德·蒙彼利埃认为,目前的决策为未来进一步宽松奠定了道路,持续通缩压力可能促使SNB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但也有观点持谨慎态度,认为除非瑞士经济出现显著恶化——例如美国加征更高关税引发经济衰退,否则SNB可能会在零利率水平止步。瑞士作为利率敏感型经济体,其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保持负值,反映市场普遍预期利率将在不久后下探零以下。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外汇市场。瑞士国家银行表示将视情况干预货币市场,以维持通胀目标。
然而,在美国政府近期将瑞士列入货币和贸易行为监控名单之后,如何平衡干预措施与国际关系压力,也成为SNB必须面对的挑战。多位经济学家分析指出,SNB在实施负利率政策时需要十分谨慎,避免让市场产生过度的货币政策刺激错觉,尤其是在负利率带来诸多负面后果的背景下。负利率曾于2014年底至2022年间执行,尽管有效抑制了瑞郎过度升值,但也对银行盈利能力及储户信心构成压力。在目前全球多国央行纷纷调整利率、推动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瑞士的政策动向成为关注焦点之一。此次降息恰逢其他重要央行同步行动。挪威央行罕见地宣布五年来首次降息,英国央行则维持利率不变,而美国联储则选择按兵不动,并暗示未来可能下调利率。
欧洲央行也于本月初下调政策利率,反映整体货币政策趋缓的趋势。瑞士国家银行通过此次降息释放出的信号十分明确,即在全球经济和通胀大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保持政策灵活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未来若全球经济前景恶化,通胀压力持续低迷,SNB不排除重启负利率的可能性,同时也会考虑其他干预手段以稳定汇率和经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瑞士这样的小型开放经济体面临的外部冲击和传染效应也愈发复杂。货币政策的设计需要兼顾国内经济稳定、国际竞争力及资本流动等多重因素。此次利率调整不仅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反应,也是SNB对未来挑战的未雨绸缪。
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应关注瑞士持续发布的经济数据和央行声明,以把握政策走向及相关投资机会。总体来看,瑞士国家银行降息至零利率水平且不排除负利率的可能,体现了其对经济前景的审慎评估和宏观调控的灵活应对。尽管负利率政策有其负面影响,但在当前复杂且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央行仍将政策工具置于全面考虑和准备状态。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局势的发展,瑞士货币政策的调整值得持续关注,对于全球投资者和经济决策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