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热点话题。许多国家积极推进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试点,希望借此提升支付效率、强化货币政策传导以及对抗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然而,英国央行正重新评估其数字英镑计划,甚至考虑放弃这一备受瞩目的项目,引发金融市场和业内的高度关注。据彭博社报道,英国央行正在考虑取消面向消费者的数字英镑计划,其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对该计划实际益处的质疑,以及央行长官安德鲁·贝利对私人支付创新的偏好。贝利明确表示,如果商业银行的支付创新获得成功,那么推出数字英镑的必要性将大打折扣。作为英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英国央行此前曾认为数字英镑“未来极可能成为必要”,但如今态度发生转变,可见其内部对数字货币的看法正在分化。
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考量。首先,消费者对数字英镑计划普遍存在隐私担忧,担心政府过度监控个人交易信息。此外,数字英镑若被广泛使用,可能会引发银行体系在经济危机时发生“银行挤兑”的风险,即用户大量提现数字货币而造成银行流动性压力。其次,市场也担心数字货币的出现会对现有银行业务构成冲击,影响信贷和存款的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央行更倾向于推动私人企业和商业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创新,这种策略既能激发市场活力,也避免了CBDC可能带来的货币和监管复杂性。贝利在议会听证会上指出:“如果商业支付系统能够成功创新,我质疑为何我们还需推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
”英国CBDC项目的搁浅也并不是个案,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数字央行货币的支持正在减弱。此前,不少国家表现出对数字货币的开放态度,但随着监管、技术和社会问题的显现,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考虑其可行性和风险。美国近日通过了“反CBDC监控国家法案”,限制联邦储备未经国会明确授权不得发行或测试CBDC,这进一步印证了西方主流经济体对国家数字货币的谨慎态度。英国CBDC的发展执行也遭遇了舆论和政策多重阻力。项目引发了超过5万个公众反馈,多数意见持怀疑和反对态度。除了隐私和安全担忧外,还存在对外资或大科技公司发行的稳定币可能侵蚀英镑地位的顾虑。
在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压力中,英国决策者必须权衡国家利益与金融创新的平衡。虽然英国内部对数字英镑的支持有所减弱,但全球CBDC生态依然在不断扩展。截至目前,巴哈马、牙买加和尼日利亚是少数正式发行CBDC的国家,而全球已有49个国家处于试点阶段,20个国家处于开发阶段,36个国家处于研究阶段。英国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尚未完全放弃数字英镑计划,但更多地倾向于等待商业支付体系的成熟与表现,然后再做最终决策。此次英国央行可能放弃CBDC计划,无疑对全球数字货币发展趋势具有示范意义。它提醒市场与监管层,数字货币虽有潜力,但其风险和挑战同样值得高度重视。
私营部门的支付创新或许是更为现实和稳妥的路径,而不是强制推行国家数字货币。对于英国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转变意味着他们未来可能更多使用由银行和科技公司提供的升级版数字支付工具,而非由政府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对金融机构而言,拥抱支付创新不仅能提高竞争力,更能避免因CBDC引发的政策和技术不确定性。总而言之,英国央行此次对数字英镑项目的反思与调整,是对数字货币潮流中的理性审慎态度的体现。尽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在货币创新的进程中,风险控制、隐私保护和系统稳定性依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未来,英国金融界和监管部门如何平衡创新与稳健,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无论最终是否推出数字英镑,英国的经验都为全球探索CBDC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